伊朗土豪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影视研究所丨失去自由的444天
TUhjnbcbe - 2023/3/29 20:10:00
北京荨麻疹治疗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9711.html

在联合国的国际法委员会网站中,我们能够查阅到《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VCDR)有以下条款:

国与国间外交关系及常设使馆之建立,以协议为之。

称“使馆馆舍”者,谓供使馆使用及供使馆馆长寓邸之用之建筑物或建筑物之各部分,以及其所附属之土地,至所有权谁属,则在所不问。

接受国负有特殊责任,采取一切适当步骤保护使馆馆舍免受侵入或损害,并防止一切扰乱使馆安宁或有损使馆尊严之情事。

以上相关条款指出大使馆与外交人员不可侵犯,这也是全球绝大多数文明国家都会遵守的规则。

该公约于年生效,截至年10月,已有个国家批准。

然而,并非在所有情况下,外交人员都能在所在国得到尊重和国际法保护,比如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伊朗。

年,由本·阿弗莱克自导自演的好莱坞影片《逃离德黑兰》上映,荣获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这部故事片将年11月4日发生的伊朗人质危机搬上银幕,讲述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加拿大*府协助下,解救被伊朗绑架的美国使馆工作人员的故事。

本片“旧事重提”时,还引发了中东世界的广泛争议。

故事要从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讲起,这位伊朗“末代皇帝”(沙阿)的倒台直接导致了人质危机出现。

作为伊朗巴列维王朝的第二位专制君主,他积极推进伊朗的现代化,推行世俗化的生活方式,却因此触怒了宗教保守派和既得利益集团,失去了广泛支持。

另外,巴列维还因为建立萨瓦克、杜德*(控制舆论、迫害异议人士的机构和组织),为自己惹来争议。

年1月6日

巴列维国王在德黑兰会见*府官员

受到刺激的既得利益者和不满巴列维*策者逐步合流的过程中,伊朗爆发民变,巴列维只得以治疗淋巴瘤为由,出走美国。

流窜海外十余年的伊朗什叶派学者霍梅尼归国,并成为民变的精神领袖,他号召伊朗人攻击美国和以色列*府,称他们为“恶魔”和“敌人”——因为美国和以色列支持巴列维,以及他的世俗主义*府。

历经14年流放之后,霍梅尼终于回国

美国*府同意巴列维赴美就医,导致抗议者聚集起来,开始骚扰位于德黑兰的美国使馆。

尽管这座26英亩的使馆区拥有超过一英里长的围墙,但只有13名海*陆战队员执行保卫任务。

在人质危机发生前,这里已经遭到过“抗议者”的冲击。

年11月4日,又一群“抗议者”来到使馆外,使馆的工作人员已经有一定心理准备,可是他们没想到,事情向着更坏的方向发展起来。

成百上千名“抗议者”(有些是支持什叶派的学生)翻越美国大使馆的围墙,冲进主建筑。

“抗议者“冲击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

建筑中有60多名美国人因此被绑架(事件中总共有66人被扣押,其中还有3人在伊朗外交部被抓),作为“抗议者”要挟美国*府的筹码。

情势混乱之际,有六人突出重围,逃离现场。

他们分别是马克·里杰克(MarkJ.Lijek)、柯拉·阿姆本·里杰克(CoraA.Lijek)、约瑟夫·斯塔夫德(JosephD.Stafford)、凯瑟琳·斯塔夫德(KathleenF.Stafford)、罗伯特·安德斯(RobertAnders)和亨利·李·沙茨(HenryL.Schatz)。

看管人质的抗议者

年11月13日

“抗议者”在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馆区外

焚烧“山姆大叔”的人偶

人偶手臂上写着“CIA”字样

年11月之后

被绑架的人质

在电影中,这六人全部被安置在加拿大大使肯·泰勒的住处,不断借助酒精安抚自己的神经;然而,在真实事件中,除了在英国外交住宿区度过一晚外,他们被分别安置在泰勒和另一位加拿大官员约翰·希尔登的家中。

在加拿大使馆的协助下,他们暂时安全了,可如何将他们转移出伊朗是新的难题。

怎样获得离境的正当理由和身份?

中央情报局制定了一个天马行空的计划,最关键的是,他们获得了加拿大*府的支持。

他们准备将这六人伪装成到伊朗考察的加拿大电影工作者,以便离境。

六人中的四位

左起为凯瑟琳·斯塔夫德、柯拉·阿姆本·里杰克

马克·里杰克、约瑟夫·斯塔夫德

照片拍摄于年2月

在电影中,整个计划要成功的核心是这部电影——一部由中央情报局凭空捏造、从未存在过的科幻电影。

但在实际的营救过程中,“我来伊朗拍电影”的存在感并没有那么强。

电影中出现六人在德黑兰街头假装取景以显示自己是电影工作者的桥段,在当事人马克·里杰克的口中只是“艺术加工”:

我们当时不可能那样做。

我们的故事是这样的——加拿大大使强烈建议我们不要实地取景,因为当时街面上非常不稳定。

伊朗民变爆发后,社会动荡

图为机关大楼和商店遭到洗劫

家具、文件被拖拽到街面上焚烧

在离境伊朗的过程中,六人准备的说辞是“先离开,等伊朗局势稳定后再返回拍摄电影”,但是并未有人问起。

而到达机场准备离境的过程,也没有电影中那么紧张。

六人凌晨5点半到达机场,没有如影片中那样遇到众多革命卫队士兵——显然,士兵们并不是那么热心工作。

伊朗的海关官员也没有发难,六人搭上飞往瑞士苏黎世的航班,抵达后被转移至伯尔尼的美国大使官邸,整个行动一气呵成。

其他没能逃出伊朗的美国人质则在漫长的谈判中陆续获释。

人质危机爆发时,美国总统是吉米·卡特。年4月24日,他授权武装援救人质,然而这次救援行动不仅失败了,还造成8名美*死亡,被广泛认为救援人质不力。

最终,他在竞选连任时输给了罗纳德·里根。

在失败的营救行动中被烧毁的美*直升机(前)

美国和伊朗的谈判在阿尔及利亚介入调停后出现转机,美国*府解冻了部分伊朗在美资产后,伊朗决定解决人质问题。

年1月20日,里根总统的就职典礼之后几分钟,人质全部获释,而从年11月4日被扣押到这一天,他们已被关押天。

被扣押的人质重获自由

一周之后,获释人质和他们的家人乘坐大巴通过华盛顿的宾夕法尼亚大道,享受了英雄般的待遇。

是时,道路两旁人满为患,人们挥舞着星条旗,并向大巴里的人欢呼致意。那一刻,没有什么比重获自由更值得庆祝的了。

编辑说明

校对/欧皇喵

封面/姜博约

排版/拳击汉堡肉

活动策划/心斋

1
查看完整版本: 影视研究所丨失去自由的44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