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法罕是伊朗第三大城市,是伊斯法罕省省会,位于伊朗中部,离首都德黑兰公里,建于公元前4、5世纪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多次成为王朝首都。据说在17世纪丽萨法维帝国时期作为首都时处于全盛时期,人口最高达到60万人,商贾云集,八方宾客汇聚,精美的清真寺、恢宏的宫殿、气势磅礴的广场和林阴大道,造就了“伊斯法罕半天下”的霸气称号。如今,极盛时期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但作为伊朗的历史古都,岁月遗留下的痕迹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当你站在阿里卡普宫的露台上,迎着阳光、眺望远方,感受整个城市的历史韵味,还蛮有感触的。
伊斯法罕的象征-伊玛目广场,原名国王广场,伊斯兰革命后更名,年被列入世界遗产之内。位于伊朗的伊斯法汗省伊斯法汗市的中心,仅次于我们国家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第二大广场。这里曾经是萨法维帝国皇帝阿巴斯大帝检阅*队和观看马球的场所,现在成了人们的休闲场所。
广场建筑非常恢弘雄伟,南侧有伊朗精品建筑之称的伊玛目清真寺,建于年萨法维一世时期,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是伊斯法罕最大的双层拱顶清真寺,大门是镀银的,正门高达30米,门上写有许多好看的诗文,外形为壁竞式的正门面向正北,正门内壁龛处的两个镶板上有精美的图案,前厅辉煌,呈八角形,寺内外都由精美的瓷砖镶嵌而成。该建筑是木雕刻釉砖工程上的雄伟壮丽的典型,穹顶的回音设计是这座清真寺的亮点,站在大厅中央对着拱顶吟唱,会有环回立体声的声效。
广场西侧有登上门楼可以鸟瞰整个伊玛目广场的阿里卡普王宫,建成于17世纪初,皇宫高达48米,共6层,是伊斯法罕最高的建筑,也是萨法维时期在艺术和建筑领域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三层是带柱的阳台,由18根柱子支撑,上面包裹着镜子,天花板上装饰是用自然色描述着鸟的图案,这里是古代的君主和客人们观赏重要仪式和运动竞赛的地方。顶楼是一座音乐厅,面积虽然不算大,但还算蛮精美的,三面墙壁上是一个个蜂窝状的壁龛,壁龛上的镂空装饰图案均是发源于波斯的乐器和器皿,墙壁上的窟窿可以起到吸纳回声并为歌声和每件乐器演奏的乐声制造音效。
阿里卡普宫后面有个四十柱宫-因殿前长方形水池旁竖立的二十根松木巨柱及它们在水池中的倒影而得名,宫内四周的墙上及天花都是精美的壁画及雕刻,反映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场面,以及他们与周边邻国交往的故事,展现波斯人同乌兹别克人、印度人、土耳其人交战的历史场景,还描绘男伴女舞的社会图景,以及动物植物装饰图案。
广场东侧则是过去皇室作礼拜的谢赫洛特芙拉清真寺,建于年,完工于年,整整用了18年时间,是阿巴斯国王为其岳父(敬重伟大的黎巴嫩学者谢赫.卢特弗拉)而建的。因仅供皇室内部使用,该清真寺是没有庭院和宣礼。寺外穹顶外部的颜色会随着太阳光线变化,到傍晚会逐渐变成粉红色,大圆顶是淡米*色调,在夕阳光影变换的时候,反射阳光,随着角度不同,会幻化出不同的色彩。寺内是封闭的房间,宏大的穹顶一抹阳光透过透气花窗照射进来,影影绰绰的,让人有点恍如隔世的感觉。
广场北侧是有很多可购买当地精美手信店的大巴扎,里面还有各式咖啡厅和歺馆,逛累了,可以坐下歇歇。
夜幕降临,梦幻的灯光,醉人的喷泉,整个广场真是美级了。出了广场,忘了步行多久,就来到了伊斯法罕三十三孔桥,该桥位于扎因达鲁德河上,因有三十三个拱而得名,是一座多功能的建筑,既是桥梁又起了水坝的作用。它是萨法维桥梁设计最著名的代表之一,建于年,全长米,双层结构,33个拱连接上下的ChaharBagh街,平时河水从底层流过,遇到洪水的时候,二层也可以分流。夜幕降临,整个桥区人来人往,有些人边演奏乐器边啍着伊朗的歌曲,有些人在一旁悠哉的吸着水烟,有些人在树下窃窃私语,有些人在漫步桥头,休休闲闲的,让人很宁静。静静在河边看着,华灯初上,桥洞倒映在河面上,红柳树的掩映下,衬着将黑未黑的宝蓝色的天幕,绮丽明媚得宛如一幅生动的画。
伊斯法罕,拥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是波斯文化的终极代表,在这里,你能感受波斯帝国过去所有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