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土豪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亚历山大大帝与ldquo和睦rdq
TUhjnbcbe - 2022/5/27 14:29:00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莫里亚克(HenryM.DeMauriac),纪盛译,选自《经典与解释55:亚历山大与西方的大一统》(娄林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年6月)。

1

亚历山大大帝的时代并非没有历史撰述者。比如卡里斯忒涅斯(Callisthenes),是陪同亚历山大东征的哲人,他记录了直到大流士之死前所发生的事件;托勒密,亚历山大的一位将*,后来的埃及国王;奈尔科斯(Nearchus),率领亚历山大的舰队从印度河经波斯湾返航的海*司令;奥涅斯克瑞托斯(Onesicritus),奈尔科斯舰队的领航员;以及阿里斯托伯罗斯(Aristobolus),亚历山大印度冒险的向导。在公元前4,或可能是3世纪,克莱塔科斯(Cleitarchus)撰写了一部绘声绘色但不太可靠的亚历山大远征亚洲的著作。所有这些资料都已轶失,但这些都对后世作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亚历山大雕像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藏

可能对于亚历山大最可靠、最清晰的记载还是阿里安(约公元年)的《亚历山大远征记》(Anabasis)和《印度战记》(Indica)中。目前可以辨别出,他的《亚历山大远征记》基于托勒密和阿里斯托伯罗斯记载的内容,而《印度战记》则是基于阿里斯托伯罗斯和奈尔科斯的叙述。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DiodorusSiculus,约公元前20年)的《史籍》(Bibliothecahistorica)借鉴了克莱塔科斯。这部著作的现存部分中,卷11-20涉及亚历山大。库尔提乌斯(QuintusCurtius,约公元42年)的《亚历山大大帝的事迹》(DerebusgestisAlexandrimagni)也几乎完全源自克莱塔科斯。尤斯汀(Justin,公元2世纪)的《腓力家族史》(Historiarumphilippicarumlibri)46卷,也使用了克莱塔科斯的内容,但他使用了来自特洛古斯(Trogus,约公元10年)的《腓力家族史以及整个世界的起源及其地理状况》(HistoriaPhilippicaeetTotiusMundiOriginesetTerraeSitus)中的大量史料。普鲁塔克(约公元45-年)的《亚历山大传》也使用了克莱塔科斯的著作,但比他的前辈们使用得更为慎重。值得注意的是,克莱塔科斯的谬误主要体现在后来的史学家们都将他的作品当作相关讯息的首要来源。

公元前年,马其顿国王腓力遇害,他年仅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继位。此后的两年,这位年轻的国王处置了他的*敌,巩固了他作为柯林斯联盟霸主的地位,整*经武准备东征。公元前年,一切工作准备就绪,亚历山大大帝以一支人的*队,越过赫勒斯滂沱(Hellespont)。亚历山大大帝于格拉尼库斯河(Granicus)首次对阵波斯,击败了当地总督们率领的*队。之后,他接连战胜了为数不多但装备精良的波斯守*,并在伊苏斯击退了御驾亲征的大王大流士(Darius)。紧接着就席卷推罗(Tyre),占领加沙(Gaza),然后剑指非洲,长驱直入尼罗河流域。在确保了埃及人对他的效忠后,亚历山大率部返回波斯,在高加米拉(Gaugamela)战役彻底击溃大流士的主力部队(公元前年)。是役,亚历山大完全粉碎了伊朗人有组织的抵抗,故可称此战是具有决战性质的一役。大流士全速撤至埃克巴坦纳(Ecbatana)和巴克特里亚(Bactria),后被当地的总督贝苏斯(Bessus)杀害。尽管在高架米拉之役后又经历了众多艰难的战斗,但波斯人已不再是以一个统一战线的形式来对抗马其顿侵略者。巴比伦没有作丝毫抵抗,苏萨(Susa)和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也只是一战即降。巴克特里亚和索格底亚那(Sogdiana)这些偏远的东部省份于公元前至年期间被征服,但这都是在与当地统治者经过在一系列激烈的战斗之后。公元前年,亚历山大大帝准备入侵印度,这次行动耗费了从公元前年一直到年的三年时间。公元前年,亚历山大返回苏萨,在那里他将重心转向尚未完成的事业,建立一套*治体制,但这项工作再也无法完成。这位33岁的征服者因持续高烧病薨于公元前年6月13日。

亚历山大帝国以及他的征服路线

这一对亚历山大活动的回顾,虽简短而不足,但也展现出他帝国辽阔的疆土和疆域内民族的多样性。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亚历山大与亚洲的国土和人民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讨论亚历山大关于人类大一统的思想,考查他帝国的组织形式。

02

在古典时期,希腊人十分粗暴地把人类分成两类,希腊人和非希腊人;后者称为蛮族,通常被认为是劣等人种,尽管偶尔会有一些人,如希罗多德和色诺芬,可能会主张某些蛮族人拥有优秀的品质且值得尊敬,比如埃及人的智慧和波斯人的勇气。

但到了公元前3世纪,我们遇到了一批类似的意见或主张,可称其为普世主义;认为全人类是一个整体,四海之内皆兄弟,或者无论如何应该如此。[1]

大一统的观念源自希腊的和睦(Homonoia)概念。和睦,一个很难翻译的单词,有团结与和谐的意思,也有“万众一心”之意(同上,页4)。希腊人认识到和睦令人向往,但他们却持一种消极的观念:没有派系间的纷争。

和睦一词几乎丝毫不包含稍后所获得的更积极的意义——一种心智的态度,这种态度可以避免战争或派系纷争,因为冲突的各方都是一个整体。(同上,页5)

通过提出“将整个希腊世界视作一个整体,而城邦间徒劳的战争和城邦内持续的派系争斗都是无意义的纷争,”(同上)伊索克拉底延伸了希腊传统理解的城邦内部的统一与和谐的意义。当腓力成为柯林斯联盟霸主,伊索克拉底的提议正是这一延伸的和睦概念,并被腓力采纳。虽然伊索克拉底不接受柏拉图的观点,认为所有的蛮族都是天生的奴隶,但他运用了柏拉图的观念,提出希腊世界应该联合起来对付他们的敌人:蛮族。此处的蛮族指波斯人,而且伊索克拉底认为,最快速有效地团结全希腊的方式,就是发动一场对波斯人的圣战。

随着腓力的去世,伊索克拉底失去了影响力。作为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亚里士多德的和睦概念。

亚里士多德告诉亚历山大,待希腊如友,视蛮族为兽;但亚历山大理解得更出色,他首先把人分成善与恶两类,而不去考虑他们的种族。(同上)

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可能意识到,将一个被征服的国家中的居民视为自由人而非奴隶,更易于解决行*管理问题。拉戴(Radet)支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亚历山大看来,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区别,“与其说是种族的区别,不如说是文化差异问题。”虽然亚历山大并没有接受柏拉图的和睦观念,但是,柏拉图还以为,如果某种东西结构协调且令人满意,那么,任何一种这样的东西都是有可能的,而亚历山大对人类大一统的理论与柏拉图这个看法并非不符。

亚历山大的人类大一统概念,在下面出自普鲁塔克的两个段落中得到了充分地表述:

他在第一处提到,他的意图是要在人类中间实现普遍的和睦、和平、和善,并使所有的人类形成一个整体;另一处,此处我将先不提及上下文而直接引用,亚历山大说,“神乃众生之父”。[2]

亚历山大的信念促使他渴望达到这一目的,他相信自己的行为乃神授天命,要去实现人类的和谐共处。亚历山大运用的和睦原则,给塔恩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用这段话作为他专论的总结:

亚历山大,因他所成就的伟业,被称为大帝(TheGreat),但……我不认为我们应该怀疑,他的这个想法——可称之为一个目标、一个梦想、或任何你们所认为的东西——正是他的最伟大之处。(同上,页28)

03

在马其顿,亚历山大与腓力及其祖先一样,是人民和*队的国王,在他身边的本族*人保留了*队配置中的旧有权利。对于在柯林斯联盟中的希腊人而言,亚历山大被联盟赋予了霸主的权利,但同时也要履行盟约规定的义务。亚历山大作为波斯帝国的大王,对亚洲人而言是绝对的统治者,同阿契美尼德王朝一样,他视自己为已故大流士的继承者。[3]

当亚历山大着手为他新征服的波斯帝国建立起一套行*体系时,这正是他的立场。尽管他对自己的家乡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但除了他之外,没有任何人能胜任帝国内的波斯和印度地区的统治。在他看来,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去实践广义上的和睦。他拥有各种各样的民族,这使他能以此为基础来尝试践行这一理想,他也有绝对的权力以确保他的命令能够及时执行。在他的心目中,新帝国“最根本的实质就是希腊-东方式(Greco-Oriental)”。不存在小股马其顿统治阶层与庞大的未参与*权的伊朗人民的对立形式。在尽其所能的情况下,这是一项共同的事业。亚历山大与波斯王大流士三世战斗那不勒斯国立考古博物馆藏

在建立他的统治时,亚历山大大帝并没有忽视波斯的某些优势元素,比如在处理大帝国问题上的手段。他尤其重视波斯的权力组织结构,以及波斯总督辖区的行*效率(同上,页28)。他将这些都融入自己计划的行*体系。由于他在处理个别问题的时候并不考虑其方式的统一性,所以很难对亚历山大治理下的帝国组织进行详细的审查。但总的来说,他的实践就是任命伊朗人为行*总督,而马其顿人则负责新设立的机构,尤其是税收和金融。这两个机构相互独立运作,其特点之一是尽可能地减少不当的财*支出。除了这些安排,他还任命马其顿人出任总督辖区的驻*统帅。这样,他就能确保马其顿人作为征服者的*事地位,当地的波斯人则由波斯文官统治。从印度返回后,亚历山大发现,他不在的那段时期一些波斯总督行为不端。于是,他开始起用信得过的马其顿人,公元前年后,他再也没有任命过东方人出任总督。导致不成功的因素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亚历山大实际上尝试促成波斯人与马其顿人之间的合作。

单独处理税收与金融问题,“绝对是亚历山大独创的想法”,说明他对新帝国的经济问题的十分在意。这一创新总体上的表现是划定税收区域,通常由几个总督辖区组成。他以这种方式组织起了一个高度集中且高效运作的税收和金融机构。他通过行使金银铸币权,进一步规范了帝国的经济。[4]规范铸币的发行,以及对税收和金融结构的集中管理,表明亚历山大大帝的目标是使他的帝国保持统一。他在这些经济领域内的措施非常成功,在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成就也尤其突出,他为帝国内部的安全贸易开辟了道路,这是以前从未有人完成过的事业(同上,页)。

除了这些机械运作的行*要素,亚历山大还开创了一个双重文明*策。这一*策具有互惠的性质,其目的是让波斯人理解希腊人的文化,让希腊人了解波斯人的习俗。尽管可以明确地说亚历山大的行为值得赞扬,他计划的精髓是平等互惠,但也必须承认,该*策退化成为一个用希腊思想去教化波斯人的方案。这种教化尤其体现在希腊艺术与文学的形式上。其后的东方建筑可以看到这一希腊艺术的影响,这些建筑在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的数个世纪仍然反映出希腊文化的影响。文明教化更进一步的活动有益于希腊人和波斯人开展科学研究,尤其是在地理学和制图学领域。但这种由志趣所激发的探索,其研究和发现的地理知识并不比传播希腊化文明更加重要。作为希腊文化和贸易十字路口的中心,亚历山大建立的城市在传播希腊文化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教化和教导希腊人和波斯人最绝妙的尝试可能,就是推广跨民族的通婚。因为这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通过种族融合以防止反叛的发生,亚历山大是这个杰出想法的支持者。因此,公元前年,在苏萨举行了场面极其盛大的婚礼,马其顿士兵和*官们统统娶了波斯妻子。亚历山大以身作则,在公元前年娶了美貌绝伦的波斯新娘罗克珊娜(Roxana)。

AlexandertheGreatandRoxana

apaintingbyPietroRotari

可以说,亚历山大的*策有七个主要特点:1.富有智慧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亚历山大大帝与ldquo和睦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