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亚有这样一个小国,历史上它曾经多次被不同的强国侵略,但是它却也让这些强国损兵折将,甚至让前苏联走向了衰落。因此,世人把它称作“帝国坟场”——它,就是阿富汗。
01阿富汗的地理位置
阿富汗是西亚、中亚和南亚之间的交通要道,它位于伊朗、阿拉伯海和印度的十字路口。
阿富汗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则与我国接壤,东和东南与巴基斯坦毗邻,西与伊朗交界,总面积为平方公里。
早在遥远的古代,阿富汗就已经成为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中心,独一无二的地缘战略环境赋予阿富汗的领土和山脉极大的重要性。
阿富汗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五分之四,北部和西南部多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平均海拔米。
阿富汗在历史上先后被波斯、阿拉伯、沙俄、蒙古和大唐等强大的国家征服或控制,然而这个大部分是山地的国家虽然贫瘠,但却培养出了一代代坚韧的战士。正是这些战士,在国家受到强敌侵略之时,坚持奋战,为阿富汗赢得了“帝国坟场”的称号。尤其在近现代,英国、前苏联、美国这三个超级大国都先后试图侵略阿富汗,但都无一例外地铩羽而归。
02三次英阿战争
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鼎盛时期英国人在世界各地东征西讨,自然也不会放过阿富汗这个重要的战略要地。历史上阿富汗和英国之间就爆发过三次战争。
19世纪30年代,多斯特·穆罕默德统一了阿富汗。此时英国和沙俄都试图在阿富汗进行渗透,最终多斯特·穆罕默德倒向了沙俄。英国不干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出兵阿富汗,直接扶植一个亲英国的政权得了。
年,英国出兵阿富汗。第一次英阿战争爆发,约翰·基恩爵士率领着一支2人的部队进入阿富汗西南部,这支英军自然包括了不少印度士兵;另一路英军则穿越开伯尔山口。而这个时候阿富汗军队只有1.5万人,装备自然也是比不上英国军队。
英军攻势凶猛,很快就占领了阿富汗第二大城市坎大哈和加兹尼。沙俄没有回应多斯特·穆罕默德的求援,多斯特·穆罕默德只能放弃喀布尔。
英国人在喀布尔建立了傀儡政权,英国人以为一切就应该这样顺利地结束。但是阿富汗人并不会善罢甘休。
阿富汗各地出现了很多抗英游击队,这些游击队灵活机动,熟悉地形,时不时袭击英军哨所,补给线,还能收复重要的城镇。神出鬼没的游击队让留在阿富汗的英军防不胜防,士气低落。而同时此起彼伏的游击队,英国不得不投入重兵在阿富汗。
年11月2日,喀布尔爆发起义。当天晚上,喀布尔全城就被收复。次日,起义军向城外的英军继续进攻。
11月9日,起义军攻占了喀布尔至巴拉·喜萨尔要塞间的全部据点,后又击毙英国公使麦克诺顿。
英国人被迫同意撤军,随后撤退的英军一路上多次遭到阿富汗人的伏击,最后只有一名英军军医跑回了贾拉拉巴德,报告了英军全军覆没的消息。此后,抗英武装又包围了贾拉拉巴德和坎大哈,收复了加兹尼,英傀儡政权彻底垮台。
英国人当然不能接受被一群游击队击败的事后,调集援军再次入侵阿富汗。阿富汗起义军因为实力悬殊,被迫放弃了喀布尔。
但是阿富汗全国抗英斗争并没有停止,英军也不得不于年10月12日撤离了阿富汗。第一次英阿战争结束,英军损失了3万余人,耗资1.5亿英镑。
第一次英阿战争让英国人安静了30多年,但是英俄两国却继续在阿富汗角力。
英国人不能容忍俄国人在阿富汗的利益进一步扩张,于是以阿富汗拒绝英国使团来访为借口于年发动了第二次英阿战争。
这一次俄国人因为自己的利益重心在欧洲,又一次在关键时刻背叛了阿富汗人,没有援助阿富汗。
由于失去了俄国的援助,阿富汗统治者不得不和英军签署了丧权辱国的《甘达马克条约》,根据这个条约阿富汗成为英国的附属国。
《甘达马克条约》的签订再次激起了阿富汗人的愤怒,9月8日喀布尔又一次爆发起义。愤怒的人们包围并杀死了英国总督,抗英斗争再一次扩散到阿富汗全国。
年7月27日,反英军队取得了迈万德会战的胜利。随后乘胜包围了喀布尔,英军四处碰壁,需要投入大量军队维持殖民统治。
年4月,英国不得不同意阿富汗内政自主,但外交受英控制,英军撤出阿富汗。
年2月,阿富汗宣布拒绝承认一切外国特权,并采取联苏抗英的政策。英军再一次发动了第三次侵略战争。
而这一次和前两次一样,尽管英军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但依旧遭到阿富汗人民的英勇反抗。加上同期印度独立也闹得如火如荼,英军也是不想在阿富汗消耗太多精力。
年11月22日,英阿签订和约,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至此,英国这个当时最强大的殖民帝国没有在阿富汗取得实质的胜利,阿富汗人民的抗英斗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03前苏联折戟
阿富汗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一直备受大国的觊觎。
英国人失败了,但并不会阻止下一个强者的到来。
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当时,前苏联为了控制中亚枢纽地区,展开了对阿富汗全面的渗透,要将阿富汗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年,阿明上台出任阿富汗总理。但是前苏联并不喜欢这个阿明,而阿明也不含糊,抢先一步发动政变干掉了亲苏的塔拉基,自己做了总统。
前苏联见状于是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推翻阿明政权,扶植一个傀儡政权,进而以阿富汗为南下基地,打通陆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胁中东产油区和迂回包围欧洲。
年12月27日,前苏联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让人意外的是,这场战争足足打了10年。
反抗苏军的抵抗组织毫无疑问,前苏联在综合国力上、军事装备、军队素质之上完全碾压阿富汗。开战才一周,苏军就控制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扶植起了亲苏的傀儡政权。
但是阿富汗抵抗力量利用自己对于地形的熟悉和苏军周旋,频频发动游击战,使苏军摩托化部队难以发挥其兵力兵器优势。
同时,美国、巴基斯坦等国也展开了对阿富汗抵抗组织的援助。阿富汗对外接收国际援助,对内则和苏军死扛到底。扩日持久的战争和谈判,对苏联而言阿富汗成了一个巨大的包袱。
10年战争,前苏联先后投入多亿美元,多万官兵参战,死亡人,伤人,失踪人。阿富汗战争成了苏联日夜不停的“流血的伤口”。
苏联阿富汗战争最终,前苏联不得不从阿富汗撤军。10年的战争,穷兵黩武的前苏联深陷阿富汗泥潭,拖累了国力的发展,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对国际政治格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阿富汗战争是苏联解体的诱因之一。
04美国历史上耗时最久的战争
英国、前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都先后在阿富汗折戟,阿富汗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帝国坟场”。即使如此,美国人也还是陷了进去。而美国和阿富汗的战争打得更久,足足打了18年,成了“美国历史上耗时最久的战争”。
1年10月7日,美国以打击恐怖组织为借口,发动了对阿富汗的军事进攻。相比此前的英国和前苏联,美国的军事优势和综合国力更为明显,但是结局却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美军虽然美军很快就控制了阿富汗,抵抗力量却依旧藏在深山之中,阿富汗人的反抗依旧坚韧。强如美军也无法彻底将之一一清除。
最后美军不得不陆续撤出了阿富汗,18年的战争超过名美军士兵在阿富汗阵亡,在当地的驻军、扶植傀儡政府、军事行动也在不断地消耗着美国的国力。
05为什么是“帝国坟场”
阿富汗国力弱小,但又是什么让阿富汗能够陆续抗住3个超级大国的直接军事入侵呢?
我认为最关键原因是阿富汗独特的地理形态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环境。
反抗苏军的抵抗组织阿富汗山地多,崇山峻岭将这个国家割裂开来,不同的地区住着不同的部族,他们有着各自的利益和诉求。阿富汗实际上很难说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权力中心。对于入侵者来说,很难找到一个实质性的权力中心,也就是说很难找到一个真正的最终对手。每一代的入侵者都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他们找不到对手的主力。
占领坎大哈,喀布尔这样的大城市容易,但是这并不能解决最终问题。茫茫大山,到处都是抵抗组织的藏身之处。他们从来不会集中,而是分散于各地,给入侵者制造一次又一次的麻烦。
美英苏3个超级大国都是在表面上控制了阿富汗,但是他们没有办法或者说不愿意承担彻底消灭抵抗组织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成本。因此到了最后,他们都不得不选择从这里撤出。
此外阿富汗的重要战略位置,必然是一个大国的角力场。前苏联打阿富汗的时候,明里暗里很多国家在援助阿富汗。其他大国并不会放纵一个大国彻底控制阿富汗,这也是阿富汗能够成为“帝国坟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全文完
好文推荐
美军坦克群强攻文登川,结果一个月被炸78辆,一辆坦克也没通过
从拖后腿到成为胜利关键因素,志愿军后勤体系能打几分?
要想当好领导,项羽这三个错误不能学
英勇善战还是不堪一击?抗美援朝中朝鲜军队战斗力能打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