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和英雄史诗是两河流域文学作品的重要部分,这些神话和史诗的来源多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被加工整理成文,也有无名祭司的创作。史诗讲述远古半人半神英雄的伟大事迹。早期的神话和英雄史诗主要对世界创造,人类的生死等重大问题进行探讨。从目前的文献来看,苏美尔神话对“创世”主题只提出一些含糊的观点:世界之初,天地始分,人类像动物一样愚昧等等。主要的苏美尔英雄史诗都是以乌鲁克早王朝的国王恩美卡尔、吉尔加美什为主要角色。
恩美卡尔的史诗叙述乌鲁克与传说中的外邦阿腊塔之间的争霸斗争;关于著名英雄吉尔加美什的苏美尔史诗共有五首:反映乌鲁克和基什争霸的《吉尔加美什和阿加》,关于英雄追求永生和荣誉的《吉尔加美什和生存之地》、《吉尔加美什和天公牛》,描述阴间地府的《吉尔加美什、恩基都和地府》和《吉尔加美什之死》。
一、《吉尔加美什史诗》
约公元前年,乌鲁克的书吏用阿卡德语把英雄吉尔加美什的多篇苏美尔史诗编撰成一部共12块大泥板的长诗。《吉尔加美什史诗》在网络上有详细译文,这里只简述描写,史诗中讲述吉尔加美什的战争和修筑给乌鲁克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神因此派荒原力士恩基都前去乌鲁克对抗吉尔加美什,英雄惜英雄,恩基都和吉尔加美什在角力中结下了深厚友谊,两人一同远行建功立业。他们战胜了黎巴嫩山的雪松林守护妖胡瓦瓦,杀死了伊丝塔尔女神的神牛,恩基都的行为激怒了神,他的病死使吉尔加美什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他开始跋山涉水,寻找永生的秘诀,在历尽曲折后,吉尔加美什最终找到了因从洪水中解救人类而获得永生的舒如帕克王乌特那皮什提,乌特那皮什提向他讲述了洪水故事,并让他去海底捞取不死仙草。照乌特那皮什提指示,吉尔加美什成功地取得了不死仙草,在归途中,他因洗澡让蛇偷吃了不死仙草,卑贱的蛇从此可以蜕皮新生,而伟大者如吉尔加美什却无法逃脱人类的命运,功亏一篑地回到乌鲁克。
二、《恩美卡尔和阿腊塔之帝》
乌鲁克第一王朝12王恩美卡尔,《恩美卡尔和阿腊塔之帝》英雄史诗,泥板9英寸见方,比一张标准打印纸略小,分成12栏行,史诗讲述苏美尔地区盟主乌鲁克帝王声名远播的英雄恩美卡尔,与遥远的东方(大约在伊朗)戎狄大邦阿腊塔王之间,两城之间相隔着七重大山,阿腊塔是一个盛产金属和石料的繁荣的城邦,恩美卡尔斗智斗勇的一场外交斗争,令阿腊塔称臣纳贡。史诗体现了古代西亚文明世界的风格和特征,情节曲折怪异,令人拍案叫绝。
为了获得金银宝石,乌鲁克之帝恩美卡尔向伊南那祈祷,让阿腊塔的人们向乌鲁克进贡金、银、天青石和其他珍贵的石料,用来装饰女神之庙天房。于是,国王就可以在女神的寝宫与之结婚,成为女神所爱的神话了的王。
使者第一次来到了阿腊塔,使者翻山越岭来到阿腊塔,按照恩美卡尔的指示威胁说:“如果阿腊塔之王和其臣民不用马匹驮送金子到苏美尔,他将摧毁其城市。如果臣服的话,阿腊塔要把出产的金块用皮袋装好,另加各种沙子中金粒,用马匹驮送这些麻袋到苏美尔,众神之王恩美卡尔将会开化阿腊塔”。把一首恩基的启示录告诉阿腊塔王:现在,东夷舒巴尔图、礼仪南方大邦苏美尔和安分之北方邦阿卡德、安享太平的西戎阿摩利,在寰宇间的受神关爱的人类都要对恩里勒说同一种语言吧!父辈神、智慧的埃利都之主恩基改变了(人们)口中(原来)语言,把苏美尔语建立为人类的大同语言。(说明在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地区就已经有了四夷观念,并有了大同观念)。然而阿腊塔王拒绝了,经过苦思冥想,给出了一个对策,首先,他要求双方不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而是通过两个国王之间的力量、智慧的对抗来决定胜负;其次,他想出了一个刁难恩美卡尔的方法,企图用智慧不战而胜,如果恩美卡尔能够送给阿腊塔邦一大批用网袋来装的和用苏美尔特有的驮驴运来的大麦,他若屈服,给乌鲁克城邦送去成袋的金块和金沙。使者飞奔回去,向恩美卡尔传达了阿腊塔王的要求,众人队如何用网袋装麦粒一筹莫展。恩美卡尔摆出金碗向苏美尔的智慧和文字女神尼萨巴祈祷,得到女神尼萨巴的启示,“网袋装大麦”的巧妙办法是把麦粒用水浸泡使其发芽,把渔网的眼缩小,他派出装载大麦芽网袋的商队,让使者将之带到阿腊塔。(大麦芽是苏美尔人酿制啤酒的原料,向阿腊塔输出大麦芽暗示着苏美尔的啤酒工艺传到了阿腊塔)。
使者第二次来到了阿腊塔,苏美尔的麦芽帮助阿腊塔人摆脱了当年的饥荒,饱受饥荒之苦的阿腊塔人们为谷物的到来而欣喜万分,因此都感激恩美卡尔。虽然,乌鲁克王恩美卡尔破解了阿腊塔王的第一个难题,但阿腊塔王还是不甘心臣服,他要求恩美卡尔制作一个阿腊塔人无法完成的特殊王杖,他要求:王杖必须不能用各类木材制作,也不能用金、银、铜各类金属或各类宝石制作如果恩美卡尔能带给他这样的一个伊南那的权杖或标志,他就臣服于恩美卡尔。使者再次急速返回乌鲁克,向恩美卡尔转述阿腊塔王的要求,恩美卡尔得到了苏美尔智慧之神地下水神恩基的启示,用十年的时间把芦苇杆用复杂的工艺制成了一个王杖,这一芦苇编的权杖从此就成为伊南娜的标志。
使者第三次来到了阿腊塔,立起王杖,阿腊塔王震惊恩美卡尔的智慧,感到女神伊南娜的确在支持乌鲁克的霸权,心生畏惧,可是还不死心,又提出第三个也是最后要求:要求乌鲁克选出一个仆人(狗)来决斗,而“狗”的颜色不能是黑、白、红、棕、黄和花斑等普通颜色。实际上这时候恩美卡尔已经取得了斗智“心理战”的胜利。阿腊塔人民感激恩美卡尔,阿腊塔王的心理防线也几近崩溃。使者返还乌鲁克,转达了阿腊塔王的要求,恩美卡尔智慧地解决了阿腊塔王的要求,他让使者送给阿腊塔王一件不是黑、白、红、棕、黄和花斑等普通颜色的毛料,用来作为乌鲁克“狗”或勇士的衣服。说明在公元前27世纪的苏美尔已经能生产各种颜色的毛料和服饰,而野蛮的阿腊塔人可能只能穿兽皮缝制的服饰,因此,穿着特殊颜色蓝色或绿色毛料衣服的苏美尔勇士的到来当然令阿腊塔人吃惊和信服。恩美卡尔在发出仆人互相决斗的挑战后,警告阿腊塔王:尽快抛弃奸猾的谎言,要求他像牧羊人带领绵羊那样管理城市的人们,让他把天青石、金、银在天房之女主伊南娜在阿腊塔的庭院里堆成堆。恩美卡尔的第三段话充满了战争的威胁,“以免我把他的城市像鸽子一样从树上打下!阿腊塔王还必须要为乌鲁克的盟邦——恩基都的埃瑞杜城采运石块,修建神殿和阿坡苏神池,否则将摧毁他的城市”。这次恩美卡尔的话共有三大段,使者实在记不完整了,于是苏美尔王就把他的话用楔形文字刻写到一块泥板上,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件外交书信。
使者第四次来到了阿腊塔,他向阿腊塔王递交了外交文书,恰逢阿腊塔那年风调雨顺,这让阿腊塔王恢复了自信,高呼伊南娜没有抛弃她的城市阿腊塔,她要帮助阿腊塔征服苏美尔。双方进行了决斗,在苏美尔语中“狗”又表示忠诚的仆人,决斗者不是一只真正的狗而是一个仆人。在两河流域文明出土的图画中,阿腊塔请来了男巫师,这人身披狮子皮,代表乌鲁克的一个老年女巫也出现了,她可能是尼萨巴。这一史诗的姐妹篇《恩美卡尔和阿腊塔之帝恩苏赫吉尔安那》详细描写了苏美尔中原和蛮夷两国通过互斗魔法的过程,故事内容曲折,两名巫师互相变化出各种动物的法术比赛类似《西游记》的孙悟空和二郎神斗法的故事,最后,乌鲁克在文字女神尼萨巴的帮助下获得胜利。这次胜利导致两个城邦从此友好往来,互相贸易,乌鲁克的盟主地位更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