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刺客
欧佩克宣布的石油减产风波,是美国和沙特等产油大国之间的“决斗”。与美国苍白无力的“反制措施”相比,世界上绝大多数非西方国家,即便没有公开站队沙特,但也都持默许态度,从而赋予沙特对美国“响亮说不”的底气。
更令华盛顿搞到懊恼的是,沙特对美国的态度越来越“放肆”。就在拜登宣布不会在G20峰会与沙特王储萨勒曼之后,沙特随后就回敬了美国一记重拳。据央视新闻报道,即将在沙特举行的“未来投资倡议大会”,主办方并没有邀请美国官员参加。
作为主办方的沙特给出的解释就是:“不希望此次会议成为一个政治平台”。早前,有阿联酋的经济学家直言不讳地指出,“海湾国家不再听命于华盛顿”。显然,在美沙两国关系持续紧张之际,沙特拒绝邀请美方官员参加会议,再次向国际社会印证“不再听命于华盛顿”的决心。
沙特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伙伴之一,由于该国在安全领域上严重依赖美国的“保护”,因而一直是美国利用石油美元霸权,收割世界财富的工具。然而,近年来,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举动,令沙特等中东国家意识到,自私的美国靠不住。而美国挑起乌克兰战争,更让这些它们看清楚美国为达到某种目的,不惜牺牲他国利益的丑陋嘴脸。
近期,美国单方面宣布给俄罗斯石油出口限价,对沙特等产油国所造成巨大的心里震撼。如果让美国的阴谋得逞,这就意味着未来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由美国说了算。长此下去,世界将有可能会回到冷战结束初期的那个单极世界的时代,这并不符合沙特等产油国和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所以,当美国“自作多情”给俄罗斯石油设定44美元/桶的价格后,俄罗斯公开喊话欧佩克+,希望将国际原油产量减少万桶/天,结果,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做出的决定,却超出俄罗斯的预期,即减产万桶/天。所以,美国指责沙特“支持俄罗斯”,并非是空穴来风的猜测。毕竟,对沙特而言,单凭控制国际石油定价权这一项,它就必须与俄罗斯站在一起。
事实上,沙特之所以敢于与美国正面刚,其底气的来源,不仅限于能够获得所有欧佩克+成员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中俄等新兴大国的崛起,非常有效地对冲美国霸权主义政策在中东造成的影响。
从石油减产风波的结果来看,美国对沙特等国的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几乎已被降至最低限度。毕竟,沙特与伊朗的关系逐步改善,让该国用不着承担多大的战争风险。与此同时,中俄等友好伙伴国家,也可以满足沙特在军备采购方面的需要。所以,美国有关“从沙特撤军”和“取消对沙特的军售项目”等威胁,在沙特这里无法起到多大作用。
当然,对沙特这类钱多但军力不强的“土豪国”来说,需要参加一些国际组织来确保自身国家安全、以及切身利益不受损害。因此,在美沙关系恶化之际,重新找个更加可靠的组织取暖,就成为了利雅得的必然选择。据观察者网18日报道,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日前在与沙特王储萨勒曼举行会谈后,向媒体证实:“沙特表达了想加入金砖国家的愿望”。
另外,拉马福萨还补充称,“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家表达了加入金砖国家的愿望,我们都给出了同样的答复,就是金砖五国进行讨论然后再做决定”。实际上,金砖国家对于扩充新成员,一直都持积极态度。印度金砖国家主席阿德南此前曾表示,“这明显增加金砖国家的影响力,所有核心成员代表都有兴趣扩员”。显然,只要沙特愿意,加入金砖国家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当然,沙特与美国吵架,对美沙两国的伙伴关系,不大可能会造成致命性影响。不过,如果美国继续以“教父”的姿态损害沙特的核心利益,美沙关系前景就不太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