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晓博
最近几天,伊朗出了一个大新闻:议会通过了《伊朗货币和银行法》,决定进行币制改革。
简而言之就是伊朗官方认为,货币上面的“0”太多了,有碍观瞻。所以,要废除老货币“里亚尔”(Rial),启用新货币“土曼”(Toman)。
换算关系是:1土曼等于里亚尔。也就是说,伊朗货币的票面上将删除4个“零”。
在人类货币史上,有很多次这种“新桃换旧符”的时刻。
比如在年3月1日,流通了将近7年的第一套人民币让位给第二套人民币,当时新的1元等于旧的元。也是一下子删除了4个“0”!(下图,5万元人民币的纸钞)
再比如在年1月1日,俄罗斯用新卢布替代了旧卢布,一次删除了3个“0”。
货币的严重通胀,以及“删除多个0”,一般发生在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比如第一套人民币流通的年到年,是中国内战、抗美援朝时期,战争的创伤需要医治,而这创伤就留在了货币上。
新旧卢布的倍置换,也是从苏联到俄罗斯这个重大转变的历史记录。
而此次伊朗“土曼”替代“里亚尔”,这里面删除的4个零,是过去40年美伊脱钩的结果,或者说是坏账的“一次性出清”。
伊朗跟美国的脱钩发生在年。
年之前,在伊朗执政的是美英共同扶持的巴列维国王,他奉行亲西方和世俗化政策。
这个政策的起点是年的“白色革命”,巴列维宣布:土地改革、给予妇女选举权、森林水源收归国有、工人参加分红并限制宗教势力等措施。此外,美国人在伊朗还可以享受治外法权。
巴列维时代,伊朗一度成为伊斯兰世界里最现代化、最亲西方、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
上图:白色革命后,伊朗街头的时尚男女。
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巴列维王朝终结;随后,伊朗人质事件爆发,美国和伊朗断交,双方进入了“全面脱钩时代”。再往后,是美国挑动的两伊战争,以及长期对伊朗的制裁。
伊朗虽然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变现需要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同意,否则只能“守着金饭碗挨饿”。
“挨饿”的结果,是货币不断贬值。因为一个国家货币的币值,说到底是由经济决定的;而经济是由人口、产业和制度的竞争力决定的。
伊朗货币里亚尔是从年代开始使用的,前期虽然有贬值,但幅度不算大。据环球时报报道,自年至今的49年里,里亚尔对美元贬值了倍。
我也查了一下,虽然资料不全,但也能看到在年前后,1美元等于里亚尔;而到了5月4日币值改革之前,官方汇率是1美元等于4里亚尔,20年贬值了24倍。
官方汇率无法决定黑市,在黑市里1美元已经可以兑换到15.6万里亚尔。如果跟年前后的相比,贬值了89倍!
那么问题来了:在伊朗这个通胀长期偏高的国家,房价会有怎样的表现?真相是——几乎年年飙升,甚至翻倍!
上面的截屏来自中国商务部。可以看出,在年11月的时候,伊朗德黑兰的平均房价为每平米万里亚尔(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91.5%。
房价一年上涨91.5%,这可能是全球最快的速度了。中国也就在年去库存的时候,局部发生过。
但是请注意,这个涨幅91.5%是里亚尔计价,用美元计价就远远达不到这个涨幅了。
我几年前曾创造了两个词汇,房价的“人民币顶”和“美元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剧烈通胀出现,“美元顶”就会率先出现。它的含义是:虽然房价在本币计价下大涨,但美元计价已经原地不动了。
最近几年,伊朗的房价就出现了类似的现象。大涨的是里亚尔价格,上涨的原因是货币贬值,是剧烈通胀。
同样来自中国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