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俄伊关系被视为“亲密无间”,伊朗甚至在俄罗斯遭遇困境时,不顾西方的制裁执意向后者输入其亟需的“沙希德”自杀式无人机。但须知这一切都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
即伊朗需要俄罗斯在伊核等问题上帮自己说话,同理俄方也希望笼络更多的盟友,用以全方位对抗西方。然而伊朗外长的一席话,打碎了俄精英阶层的幻想,或让他们开始重新评估当下形势。
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月19日伊朗外长—侯赛因·阿米尔-阿卜杜拉希扬在接受土耳其媒体采访时表态,虽然俄伊关系良好,但德黑兰不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领土的“并入举动”。为避免引发舆论争议,阿卜杜拉希扬补充道,伊朗出台这样的声明,基于国际法框架中关于承认和尊重各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基本原则。
作为外交官阿卜杜拉希扬深谙政治平衡的道理,他强调眼下应促使俄乌停战会谈,避免用军事手段解决双边冲突。好一招“太极拳”,既呼应了国际社会关于乌克兰局势的关切,又向俄罗斯施加了舆论压力,同时还不怎么得罪人,想必普京政府即便看到却也是无可奈何。
问题来了,作为与俄亲近的国家之一,伊朗为何不在年2月份末,俄乌交战之初,向国际社会表明自己的心志,偏偏选定年开年之际。答案或许只有一个:伊朗的外交方向出现了微调,亲近俄罗斯并不意味着凡事都会站台后者。
我们须明白一个基本道理:大国政治绝非简单的非黑即是白,况且伊朗处在中东地缘政治中心,德黑兰在出台每项政策之前,须尽可能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诉求。尤其其不想因为明确支持俄罗斯而让自己遭受更多来自西方的封锁和围堵。
理解普京政府在地缘政治安全方面的诉求,但又不明确支持其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持有该立场的国家不在少数。例如塞尔维亚、印度等传统“亲俄”国家。
而对于普京政府而言,眼下局面就显得异常的尴尬和被动。从某种意义上讲,俄乌战争,既决高下,又决生死,但凡俄方显现出任何的溃败迹象,亦或者说从乌克兰撤军,都可能让自身苦心经营多年的堡垒瓦解。
至于伊朗它亦有自己的难处和苦衷,这点俄方须理解。我们注意到,在过去的年,伊朗饱受政治动荡之苦,仅因不合理拘禁一国内女大学生并造成后者死亡事件,伊朗全境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抗议运动。
不仅如此,西方以尊重“人权”的名义,加大了针对伊朗的制裁力度。伊朗想要在大争之世尽可能的保全自己,当须在某些方面做出让步。而前提条件应是和俄罗斯保持距离,至少年俄乌互相输入武器的情况或很难在年再现。
有网友问了,离开俄罗斯的助力,伊朗处境是否急剧恶化。对此只想说,国与国的交往绝非我们想象中的那般简单。比如伊朗外长亲赴安卡拉访问,就为了缓和双边对立,希望在库尔德人问题上找到可令彼此都可以接受的共同解决办法。
有失必有得,伊朗不可能一直“押注”俄罗斯,德黑兰和大多数国家一样也在审时度势,在复杂的地缘政治中寻找到符合切身利益的发展之路。
压力全部到了普京一边,除了朝鲜等极少数国家在乌东和克里米亚问题上站对自己,普京政府能够获得的支持非常有限。这就要求俄方采用强势手段尽快结束冲突,是什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