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土豪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百枚弹道导弹袭城,两伊战争戛然而止,意外
TUhjnbcbe - 2024/3/15 22:10:00

~年的两伊战争,是冷战以来中东地区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由于参战的双方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世界主要石油出口国大国之一,因此双方拿着滚滚石油美元换来的先进武器,在中东的沙漠和戈壁滩上相互厮杀,却打不出武器的真实性能,以至于被西方*事专家称为用最先进的武器打的一场最落后的战争。而两伊战争的结局也极富有戏剧性——持续八年,双方伤亡数十万的战争,最终仅因为多平民的死亡而迅速画上句号。

终结两伊之间旷日持久战争的,正是被后世*事家们称之为导弹袭城战的战役。因为在两伊战争中,尽管伊朗和伊拉克都装备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术飞机,但是由于双方*人的素质低下,因此尽管有先进战机,却不敢轻易动用——因为实在太容易被敌方打下来。在两伊战争中,伊朗和伊拉克都曾经派遣飞机去轰炸对方城市,但是由于双方的防空力量相对做得较好,而双方飞行员的技术水平普遍较差,所以飞机在空袭中损失惨重。最终,双方都改为直接用地对地战术导弹轰击对方,然而,让两伊没有想到的是,最后这地对地导弹的对轰却最终结束了长达8年的战争。

弹道导弹用于战争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纳粹德国就已经研制出了著名的V-2弹道导弹。该导弹采用酒精和液氧作为燃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弹道导弹。V-2导弹(当时还叫火箭)自重约13吨,最大射程可达公里,速度可达4~6马赫,并且可以携带重达1吨的高爆战斗部。当时德国人用V-2来攻击英国首都伦敦。在德国投降之前,纳粹一共向英国发射了枚V-2导弹,这些导弹总共炸死人,炸伤人,并且对英国的城市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不过V-2并没有如纳粹所希望的那样扭转战局,在二战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短程战术导弹都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迷的发展期。

在冷战时代,由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一直在航空技术和工业方面位居世界前列,所以,西方国家普遍重视航空兵的作用和意义。而作为追赶者的苏联,在航空技术和工业生产方面和西方有着明显的差距。所以苏联*队更加注重开发中短程导弹武器。从年开始,苏联陆*中就装备有蛙-7战术火箭和R-11飞毛腿导弹。由于蛙-7是一种无控的战术火箭,因此命中精度太差,很快就从苏*中撤装,而飞毛腿导弹则一直伴随苏*服役到伊斯坎德尔导弹诞生。

实际上所谓的飞毛腿(Scud)导弹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早期的R-11型,一个是年代装备苏*的R-型。但是,北约的情报官们不知道为什么把这两种导弹及其所有变形,都称为飞毛腿。所以今天真正区分武器时会带来很大麻烦。本文所说的飞毛腿指的全部是R-系列中的导弹,也就是飞毛腿B/C两款导弹。这两款导弹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大量对外出口,是冷战中许多亲苏国家的重要装备,就连著名战略游戏《红色警戒》中的V-3导弹也是根据飞毛腿的形象所制作的。

对于两伊战争中的伊朗和伊拉克而言,当时一架二代战斗机价格在~万美元之间,一旦飞机被击落就要损失数百万美元.更重要的是,飞行员培养不易,牺牲或者被俘一个飞行员对于两伊这样的中等国家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这也是两伊最终都转向使用飞毛腿导弹的关键原因——相对价格便宜,而且人员训练要求低,方便大量装备。

苏*最初对于飞毛腿导弹的战术要求是,携带核弹头直接打击北约纵深~公里的后方工业中心、交通枢纽、机场等要害设施,为苏*前线部队扫清障碍。而苏联出口的飞毛腿尽管换装了常规高爆弹头,但是其弹头的总重量和V-2相当,都是1吨,内部装药更高达公斤。这样的重型弹头以4.5马赫的速度砸向地面时,足以摧毁一幢10层高的楼房,而且其杀伤半径可达米。这种破坏力已经超过了当时任何机载常规炸弹。如果集中使用,足以让敌方陷入暂时的混乱甚至瘫痪,以便于己方部队的快速突进。而且弹道导弹没有飞行员操控,不用担心被击落,即使打偏了,再补一发就是了,使用上相对比较灵活简便。

其实在两伊战争最初的年时,伊朗就曾经用手中的飞毛腿导弹空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只要摊开地图不难发现,伊朗的国土面积约为伊拉克的4倍,而且伊朗首都德黑兰距离两伊边境约公里,而伊拉克恰恰就是小国,由于国土狭小,其首都巴格达距离两伊边境只有公里左右,恰好在飞毛腿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两伊战争期间,由于伊朗年刚刚爆发伊斯兰革命,因此当时的伊朗和美苏两大强国的关系都很紧张。为此伊朗不得不从利比亚手中以走私的方式购买了2部飞毛腿专用的9P型导弹发射车和20枚飞毛腿导弹。随后伊朗从东亚某小国购买了华城-1号短程导弹,及其全套生产线,用于自行生产弹道导弹。华城1号其实就是山寨版的飞毛腿导弹。伊朗就用这种导弹不断空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给伊拉克带来很大的压力。

由于飞毛腿导弹的射程不足以打到德黑兰。万般无奈之下,伊拉克人只能自己动手——他们把3枚飞毛腿导弹拆开,将其中的燃料罐割开,再重新焊接在一起。用3枚飞毛腿导弹拼成2枚尺寸更大的导弹,这样拼凑出来的导弹,燃料携带增加约1吨,同时把弹头从公斤减少到仅有公斤,终于让飞毛腿导弹具备了超过公里的射程,可以有效打击伊朗的首都了。这种改进型的飞毛腿导弹被伊拉克人命名为侯赛因。有了这种增程型导弹,伊拉克开始谋划对伊朗的大规模导弹战。

在年2月27日,伊拉克在经过长期准备后,突然发动了对伊朗的导弹袭城战。从2月27日到4月21日约两个月的时间里,伊拉克一共向伊朗发射了枚侯赛因导弹,而伊朗由于准备不足,只还击了77枚导弹。根据战后统计,伊拉克的枚弹道导弹中,有枚命中伊朗首都德黑兰,其余则分别命中大布里士、设拉子、伊斯法翰等其他伊朗大城市。由于这些城市都位于伊朗腹地,突然遭到伊拉克弹道导弹的打击,导致严重的民众心理恐慌,进而引发了大规模出逃事件。根据伊朗事后的统计称,包括首都德黑兰在内的6座伊朗最大城市中,一共有超过万人逃离城市,伊朗所有大城市几乎全部瘫痪,工矿企业生产中断,医院、学校、商场等服务行业几乎全部停业,甚至连首都大街上的清洁工也都纷纷出城避难。严重的心理恐慌最终拖垮了伊朗的战争经济体制,最终伊朗不得不低头向伊拉克求和。

客观上说,尽管弹道导弹威力巨大,但是由于其生产成本也很高,所以很难在战争中取代常规兵器的作战意义。根据两伊战争时期的物价统计,当时一架苏制米格-25重型战斗机的售价为万美元,而当时一枚飞毛腿导弹的单价为50万美元,所以8枚导弹打出去就相当于消耗掉一架米格-25战斗机。这个成本还是相当高的。但是弹道导弹所带来的心理震撼却是其他任何武器都无法比拟的,这一点在导弹袭城战中充分表现了出来:实际上伊拉克用于袭击伊朗的侯赛因导弹,为了确保射程,其弹头已经减少到区区公斤,仅相当于原装飞毛腿战斗部的四分之一还不到。因此威力也就可想而知了。在整个导弹袭城战期间,伊拉克发射的枚侯赛因导弹其实一共仅炸死多名伊朗平民,另有约一万余人受伤。按照伊拉克如此高强度的导弹发射来看,其杀伤力甚至还不如传统的榴弹炮。但是由于弹道导弹射程远,速度快,其通常是超音速飞行,所以在落地爆炸之前根本没有任何预警。从而给人带来的心理震撼远超过实际的破坏力。而且,现实也证明,正是对伊拉克导弹深怀畏惧,所以才有多万伊朗人逃离城市,前往乡村避难,进而导致了伊朗整个战争机器的停摆。

其实,站在今天回望历史,不难发现,两伊战争中的导弹袭城战依然有着众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认真研究。首先,伊拉克集中弹道导弹,高强度使用,让伊朗措手不及,根本应付不来。由此可见,依靠弹道导弹的远射程,可以有效威胁敌国纵深地区,并让其陷入混乱,从而在战场上侧应部队的正面进攻。第二,弹道导弹最大的威力是心理威慑,从伊朗遭到导弹袭击后民众的反应来看,见过导弹袭击的平民非常容易对这种毫无预警的远程武器心怀忌惮,并且这种忌惮很快就化为恐慌,并最终会导致民众的心理崩溃。第三,出敌不意永远是作战的精髓所在。伊朗和伊拉克国土面积和首都距离边境线的差异,让伊朗有恃无恐。而伊拉克则抓住了伊朗麻痹大意的心理,通过突然发射新式导弹的方式有效攻击伊朗首都和其他重要城市,打得伊朗措手不及,根本无法应付。

而两伊战争,这场持续8年还看不到尽头的边境战争,在多枚导弹的互射中,这样戏剧性的嘎然而止,其中的深意颇为值得我们研究。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枚弹道导弹袭城,两伊战争戛然而止,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