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土豪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龙泉青瓷1260烧出温润如玉新华社新
TUhjnbcbe - 2024/2/4 16:22:00
彭洋讲白癜风 http://m.360xh.com/xinwen/3260/65468.html

▲青瓷艺人林松展示一款古龙泉窑香炉标本(左)和他的复刻作品。本报记者翁忻旸摄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记者*筱、许舜达)6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龙泉青瓷:℃烧出温润如玉》的报道。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这是“中国古陶瓷研究之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陈万里先生对龙泉青瓷做出的评价。

龙泉因剑得名、凭瓷生辉,龙泉青瓷始于三国,盛于宋代。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长,窑址分布广,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大的青瓷名窑。在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龙泉的窑火从未熄灭,不仅烧出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龙泉青瓷,也烧出了璀璨夺目的青瓷文化。

(小标题)℃的龙窑传承

“出窑咯!”随着一声悠长的宣告,数百人的目光注视在一座依山势而建、形如卧龙的窑炉上,10余位青瓷艺人身着宋服,敬天敬地敬窑神,饮开窑酒,以庄重而肃穆的仪式,迎接多件经20多小时烧制、3天冷却的青瓷出窑……日前在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金村,千年后重建的金邨窑举行了开窑仪式。

青瓷,原是一抔土,由水而幻影,由火而凝神。龙泉青瓷大师卢伟孙说,龙泉青瓷需历经高温,才能烧出温润如玉的色泽,而℃则是古龙泉青瓷梅子青釉的烧制温度,从古至今,未曾改变。

龙泉青瓷分哥窑和弟窑。前者为北宋五大名窑之一,瓷器特点是黑胎厚釉,釉层晶莹,如玉似冰,瓷器釉面布满裂纹。后者烧制的瓷器白胎厚釉,不事繁耨堆砌,釉层饱满丰润,釉色青碧柔和,有如翠玉。

龙泉境内已发现古窑址余处,温度——龙窑烧制时最大的困难所在,历时数月的准备只为开窑时无法预知的时刻。青瓷开窑瞬间,可能惊艳四座,也可能失落神伤,这种不确定性正是青瓷的美妙之处。

由于窑温不易控制,优等青瓷极难得,古时往往成为帝王将相的专用品。据史料记载,在宋元时代,“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中运瓷船只来往如织。”龙泉窑在南宋时烧制出了晶莹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标志着龙泉青瓷达到了巅峰。

同样的温度也出现在龙泉市上垟镇木岱口村,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的“曾芹记古窑坊”是龙泉现存最古老的柴烧龙窑,七代“窑主”多年来一直延续着窑火不断的传奇,成为这一传统烧制技艺的活态样本:占地面积余平方米,长33米,窑室内宽1.37米、高1.8米,有22间窑室,一次可烧青瓷2万多件。

曾芹记第七代“窑主”曾新安说,龙窑烧制一次耗费柴火2万多斤,烧制前要先在窑内堆好柴火和瓷坯,然后封闭窑门,通过窑两侧的燃烧孔,由低到高逐节投柴点火,烧足一天一夜后再冷却三天三夜。

据记载,整个龙泉曾有座龙窑。随着液化石油气窑的发展,以柴火为燃料的传统龙窑曾一度销声匿迹,但近年来传统的烧制技艺在龙泉逐渐复兴。

柴烧温度的不可控会导致青瓷成品率低,往往只有10%左右,但是柴烧出来的青瓷釉色温润、青翠欲滴,更有生命力,得到不少瓷器“发烧友”的追捧。曾芹记大约每半年燃烧一次龙窑,来自全国各地的藏家都会不远千里赴龙泉参与“盛会”,静候在龙窑周围等待开窑,大多数瓷器还没出窑就会被提前预订一空。

(小标题)“80、90后”,不同世代的创新再造

走进中国龙泉青瓷小镇,一个由国营瓷厂生产车间改造的展示厅勾勒出新中国成立后青瓷的发展脉络。展厅中间赫然的“龙泉牌”商标,是上世纪80年代国营龙泉瓷厂产品的注册商标,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夏侯文设计,在瓷厂工作过的老工人们对它都怀有特殊的感情,这个商标和瓷厂产品瓶底的“中国龙泉”字样,是一代人的经典符号记忆。

“80、90后”的年轻龙泉青瓷匠人也希望创造属于自己这代人的符号记忆。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博会的青瓷展示厅里,一款名为“对白”的茶器吸引不少人驻足,按下两盏青瓷杯底部的竹制旋钮,组装后的茶杯摇身一变成为时尚的鸡尾酒杯。

这背后的设计者是来自龙泉本土的青瓷文创品牌“东土”。“东土”青瓷创始人、龙泉“85后”青瓷艺人叶芳说,自己的理念是让青瓷变成一种好用又好玩的器物,用设计诠释有意思的生活,让更多年轻人发现青瓷的趣味,从而爱上它。

“快餐式消费”的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新奇,青瓷传承也遇到了新的审美考验,新生代龙泉青瓷匠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把传统的青瓷做得“现代”。像叶芳这样有想法、擅创新的新生代青瓷匠人正在龙泉不断涌现。

林松,年出生于龙泉市大窑村。曾几何时,当村民们都不知道脚下这片土地承载着伟大的青瓷中兴之梦想时,古瓷片是孩子们手里最常见也最喜欢把玩的“玩具”。打小在窑背上长大,林松心中一直藏着一个梦——用触摸过无数古瓷片的双手,烧制出让世人认可的作品。

林松在龙泉和景德镇接受了陶瓷专业教育,并跟随青瓷艺人学习多年。年,林松在家乡开设了林松青瓷工作室,专注于古香炉的复刻。目前,林松共收藏了四五十款古龙泉香炉标本,并已复刻了20多款。

而“好看、好玩、好用”,这“三好”也成为他赋予香炉创作的新标准。林松说,要复刻古器物的精气神,从胎到釉到形都得细细琢磨,在烧成上反复尝试。他从古窑址旁取土制作胎釉原料,并在大窑村老家旁建起柴窑,希望捕捉到古龙泉青瓷的气韵。

(小标题)19位学生的“跨界”之旅

龙泉青瓷的烧制工艺非常复杂,从瓷土粉碎、筛选配料、淘洗过滤到成型修坯、装饰晾晒、素烧上釉等要经过2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均会对青瓷的造型、釉色、装饰等产生显著影响。

人,是龙泉青瓷千年传承不息的原生动力。龙泉29万人口中,约有1.6万人从事青瓷行业。知名度较高的青瓷工艺美术大师就有近人,几乎每个龙泉人中就有一位。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4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9人,更有数不清的民间艺人。近年来,除了本地人,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学习青瓷烧制技艺、并留下创业的人络绎不绝。

在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青瓷实训基地,青瓷拉坯工艺课老师正在给19名来自四川的学生传授“如何玩泥巴”。一个月前,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龙泉·昭化青瓷工艺班”在龙泉市中等职业学校开班,19名四川广元市昭化区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远道而来,开启为期一年半的青瓷专业学习。

“现在我已经可以独立完成拉坯了!”班长杨正东有些兴奋,通过揉泥、摆正这些基本功的学习,他已经从一个“门外汉”慢慢摸出了些门道,原本是学习机械数控技术的杨正东希望练好本领,毕业后能从事青瓷方面的工作。

“这批学生来自贫困的家庭,扶贫协作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和就业平台,通过这次学习青瓷技艺的机会,能提升专业水平和能力,将来回到家乡开启自己的青瓷创业、就业梦。”昭化区职业高级中学老师赵勇说。

(小标题)“非遗名录”上“雪拉同”的10年“唯一”

千百年来,龙泉青瓷通过八百里瓯江,自宋代起通过陆路和海路远销亚、非、欧三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龙泉青瓷一跃成为世界性商品,成为与丝绸、茶叶齐名的“中国符号”,为世界文明作出巨大的贡献。

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首次经过陶瓷之路,就将龙泉大窑青瓷介绍到欧洲,使欧洲各国朝野皆为惊奇。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将大批龙泉青瓷传入亚、非、欧各国时,青瓷的身份已同*金一样贵重,甚至被当作绿宝石艺术品,称为“雪拉同”。“雪拉同”原是著名舞蹈《牧羊女亚司泰米来》中男主人公的名字。上世纪50年代,不少外宾访问中国时都会提起“雪拉同”。

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龙泉青瓷穿越了历史,跨越了时代。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迄今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龙泉青瓷产业赢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龙泉加大青瓷文化对外交流力度,与法国利摩日、韩国康津郡等多个国家的产瓷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温润如玉的“美人醉”梅瓶、雍容大气的传统双耳大瓶、融汇传统哥弟窑工艺的瓷罐……龙泉青瓷以文化使者的身份,讲述了龙泉人对美的追求的故事。

即将到来的7月,“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特展还将在故宫博物院展出,其中有35件来自越南、日本、伊朗、叙利亚、埃及、英国等地,均为不同时期模仿龙泉青瓷的作品。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耿宝昌表示,龙泉青瓷已从瓷器产品本身升华成一种文化共识。从中国走向世界各地的龙泉青瓷真正成就了“天下龙泉”。(完)

1
查看完整版本: 龙泉青瓷1260烧出温润如玉新华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