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如今,中国传统文化“圈粉”世界,国风国潮渐成时尚,新兴文化产业加速发展,越来越多外国友人投身中国文化的研究与传播。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外国友人,请他们讲述自己与中华文化的不解之缘。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变得愈发开放和包容”
来自土耳其的陶瓷艺术家埃克雷姆·亚泽哲(中文名“爱可”)在景德镇定居已有十余载,早已融入了这里的生活。但他坦言,相对于对景德镇陶瓷的挚爱,他所知所学的还远远不够。
爱可和景德镇的缘分,源于少年时代的一次博物馆之旅。当时,爱可跟着家乡的一位著名陶艺师学艺。在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他见到了来自中国、举世闻名的元青花瓷器。
“通过古丝绸之路,土耳其和中国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精美的元青花瓷器也通过贸易方式来到这里,最终被保留和陈列在了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大件、完整的元青花瓷器,刻着“景德”字样,成为当地国宝级文物,让爱可深深着迷,并对遥远的东方和历史悠久的景德镇充满遐想。
从土耳其一家美术学院毕业后,爱可踏上了自己的“陶瓷之旅”。“我本不想停留在什么地方,只是想寻找心中的陶瓷。”从土耳其起步,无论是出产青花料苏麻离青的伊朗,还是拥有众多陶艺大师的日本,爱可一一走过,直到来到中国景德镇。
初到景德镇,爱可印象深刻。“大街上,有人抱着大件的青花瓷瓶走过,也有人骑着载满瓷器的电动车,还有推着板车运泥坯的。”在爱可看来,如果你热爱陶瓷,景德镇就是“天堂”。
“景德镇荟萃了陶瓷艺术的精英,各类能工巧匠、专家学者,值得我拜访学习的太多太多。”在土耳其,爱可一直使用气窑烧制瓷器。到景德镇后,他第一次知道,还有用柴窑来烧制瓷器的,其成品“感觉更润”。爱可感叹景德镇陶瓷底蕴的深厚,从年至今,便一直留在景德镇。
如今,爱可在景德镇当地一家瓷毯制作公司任设计师。“无论做什么,先交朋友。这是从古丝绸之路到今天共建‘一带一路’亘古不变的规律。”在爱可和各界朋友共同推动下,土耳其瓷器重镇伊兹尼克市和景德镇市建立起了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关系。爱可希望成为土中文化和贸易的使者,继续推动两国陶瓷工艺与文化交流。
当下,很多像爱可这样的外国人慕名而来,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正散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爱可眼里,“景德镇正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变得愈发开放和包容”。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景象令人称赞”
过去一年,杰弗里·艾伦·罗德(中文名“陆高安”)一直在与上海不同的文化机构交流,希望用虚拟现实技术(VR)再现上海的历史文化。上海浓郁的艺术气息、学术机构的良好交流氛围等,吸引陆高安在年移居上海,并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在此之前,他曾在美国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的电影和动画学院任助理教授,是芝加哥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终身副教授和系主任。“我平常与艺术馆、美术馆、博物馆等进行合作,为它们的应用程序设计VR场景,并向大众普及。”
12年前,因为妻子参与上海世博会有关工作,陆高安第一次来到上海。“当时,新建成的博物馆和画廊开门迎客,许多著名艺术家初次在上海办展,新推出的艺术展览迸发活力……”上海欣欣向荣的文化艺术创作和文化市场发展,给陆高安留下深刻印象。“艺术机构和艺术活动的数量与质量都大幅提升,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景象令人称赞。”陆高安惊叹于中国文化艺术界取得的巨大发展,“这种增长势头仍在持续。艺术活动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如今,博物馆和美术馆已融入无数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去年,陆高安“打卡”了上海著名红色地标——位于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展厅里栩栩如生的雕塑,重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时刻。”陆高安对那里的布展陈设赞不绝口,“它吸引着今天的人们走进纪念馆,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重要的历史。”
由于长期致力于数字策展等新型文化艺术课程教育工作,陆高安注意到,中国今年的《*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这些年,数字文化、社交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在中国飞速发展。”
陆高安认为,每一个成功的国家文化品牌都包含着这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乃至风景等人文或自然要素,中国有潜力开发世界性的文化产品,“让世界更多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人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文化艺术活动,正在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的发展图景。”陆高安说。
“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
在法国巴黎赛努奇亚洲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赛努奇博物馆”),一场关于中国绘画的展览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今年9月,博物馆将隆重推出“流动的墨:20世纪中国绘画历史”主题大型展览,首次展出该馆珍藏的部分无法长时间暴露于光线下的珍贵中国水墨画。
这场展览是继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在该馆举办的“世外丹青:至乐楼藏明清士僧书画展”(下文简称“世外丹青书画展”)后,再次通过办展,带领参观者感受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
“上次展览持续数月,获得巨大成功,共吸引3.5万人次参观,人数两倍于我们的预期。”馆长埃里克·勒菲弗说,“世外丹青书画展”是法国放开防疫措施以来,赛努奇博物馆迎来的参观人次最多的一场展览,让他感到十分惊喜。“观众可以从中看到中华文化和艺术发展的延续性和发展脉络,感受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勒菲弗本人是一名中国艺术史专家,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普通话。
“小时候,我只能通过阅读书籍了解中国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最初印象,让儿时的勒菲弗对地理上遥远的中国充满向往。上世纪90年代,他求学于卢浮宫学院,学习亚洲艺术史,之后进入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学习中文。为了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他还来到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大学等中国高等学府深造。
“通过书籍、电影、展览,还有法中文化年期间举办的丰富活动,法国人对中国艺术和文化有了更多了解,逐步建立起自己眼中的中华文化形象。”在赛努奇博物馆,勒菲弗时常看到参观者和他们的孩子一同流连在中国艺术的海洋:孩子们一般对表情生动,展现唱歌、跳舞、武术等不同场景的陶俑感兴趣;成年观众则更喜爱蕴含人生态度的中国绘画。
“‘世外丹青书画展’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勒菲弗发现,所有年龄段的参观者都对中国书法有极大兴趣。“中国汉字无论是字形、字音还是语义,都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参观者对了解和学习中国艺术文化产生巨大兴趣。”
在勒菲弗看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虽然外国观众无法通过一次参观窥其全貌,但是中国艺术作品可以反映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帮助外国观众建立对中国更加立体的印象。“我们能感受到,参观者对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徜徉在中国艺术文化世界里,他们能获得审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人民日报》(年07月24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