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伊朗首相兼国防大臣礼萨汗发动*变,废黜卡扎尔王朝,同年12月12日伊朗制宪会议宣布建立巴列维王朝,礼萨汗成为首任国王。二战前,伊朗与德国关系一度非常密切。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后,英国与苏联出兵伊朗,礼萨汗-巴列维被追退位,其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位,伊朗正式成为同盟国一员,二战史上著名的德黑兰会议就是在伊朗举行的。
二战结束后,伊朗同英美关系日益密切,在*治经济、*事方面得到了大量支持帮助。在60年代初,为了巩固巴列维王朝统治,缓和国内各阶层矛盾,伊朗开展了以以世俗化和现代化为核心的改革计划又称“白色革命”,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改革、工人入股分红、出售国有企业股票、妇女享有选举权、在农村开展扫盲与卫生运动等。
在开展“白色革命”的同时,伊朗利用本国丰富的油气资源大力发展石油工业。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伊朗成了这波油价上涨的大赢家。年伊朗的原油和石油制品出口量超过2.7亿吨,价值总额超过亿美元。短短几年的时间,伊朗从债务国摇身一变成为债权国。
整个60年代,伊朗国民经济年长率超过8%,70年代虽有所下降,仍达到7%的水平,傲视同类国家。伊朗人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从60年代的多美元飞速攀升到年度的人均美元。同期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元,仅为伊朗的十五分之一,这是一个相当悬殊的差距。此时的伊朗,已经一脚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在石油收入的带动下,伊朗工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年的发电量为亿千瓦小时,是60年代的25倍之多。水泥的产量同期增长了十倍,每年增加万吨。从-年,伊朗新修建了2万多公里的公路与17座机场、6个核电站。
面对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伊朗雇佣了一百多万外籍劳工参与经济建设。到了年伊朗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52%,全国万人口,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昔日肮脏破旧的首都德黑兰从一小城发展到拥有万人口的国际知名都市。
此时的伊朗是石油国家中发展的典范,沙特、伊拉克、阿联酋在伊朗面前只是一个小弟。伊朗不但自国库丰盈,还借给外国上百亿美元的贷款,并向美国购买了几百亿美元的*火。像美国刚服役的F-14“熊猫”战斗机,伊朗一口气就买了79架,是F-14在海外最大的拥有国。直到今天,F-14仍然是伊朗空*最先进的战斗机。
百姓的总体生活水平与*治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村成立个农业合作社,多万小农分配到了土地。从小学到大学教育免费,伊朗*府还公费奖学金资助数万大学生留学欧美,妇女出门不必佩戴面纱,男女同工同酬。
在70年代末,伊朗的民族信心和国际地位达到了近代以来的顶峰,被视为是第三世界国家值得效仿的典范。可是,到了年1月,伊朗猝然生变,巴列维国王*落地,被迫出逃海外。在伊朗延续了2多年的君主专制随之总结。
年伊朗GDP总量为亿美元,人均5美元,处于亚洲中下水平,往日的荣光至今未能恢复。伊朗,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有太多让人值得深思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