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土豪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项链极简史
TUhjnbcbe - 2023/10/8 16:33:00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yyhj/260663/
<

原创薇薇安博物馆丨看展览收录于话题#极简史系列61个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曹植《美女篇》

古代女子们在诗人的篇章中留下惊鸿的身影,她们身上的珠光宝气同样令人侧目。那些灿若星河的首饰,将她们衬托得娴静、典雅,彰显着东方独特的神韵。

上一期,小编为大家介绍了“戒指极简史”,这一期,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华美的“项链”历史,看一看,古人们是如何发扬颈饰之美……

远古

当祖先们还生活在阴冷黑暗的洞穴中时,美的意识就已觉醒。他们寻找一切类似于“珠子”的物件,钻上孔,串成链,佩戴于脖子之上。有的还用赤铁矿粉涂成红色。

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出土的海底软体动物贝壳

图源于国家文物局

在距今约3万年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颈饰。这些颈饰材质不一,有砾石、兽牙、海蚶骨、鱼脊骨、鸟骨等,都经过了精心的挑选和打磨。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钻孔动物牙齿饰品

图源于京华时报

其中,有一串兔骨链,由12块兔子后脑勺骨组成,每块都有一个用于穿系的孔。因长期佩戴,这些孔眼已磨损变形,那是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们爱美的见证。

进入新石器时代,颈饰更加多姿多彩,有以海贝、螺介、骨、牙、石、玉等制作成的项链。

仰韶文化骨珠项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年,在北京门头沟东胡林村发现了距今约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一具十六岁少女的遗骸被挖掘出。

她的脖子上佩戴着一串小海螺壳制成的项链。在那个物质极度贫瘠的时代,这50多枚大小不一的海螺,陪伴着一位花季少女度过了地下漫长的万年时光。

商周

告别了史前时期,首饰的制作工艺进步。商朝,在贵族奢侈之风的影响之下,颈饰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仅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颈饰,便足以呈现一场视觉的盛宴:玉管状珠、玉圆珠、玉质长条穿孔饰、石珠、玛瑙珠、绿松石珠等。这些大大小小的珠子串联起来,便是一条条美不胜收的项链。

商青玉鸟形佩河南博物院藏

据《逸周书·世俘解》载:“商王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厚以自焚。凡厥有庶告,焚玉四千。……凡武王俘商旧玉亿有百万。”商朝是用玉的高峰时期,许多颈饰由玉制作而成。除此以外,商代也有由梅花状、圆盘状的琥珀和红玛瑙等串珠制成的颈饰,以及“蚌饰”。

《说文》释“賏”为颈饰。

在河南郑州铭功路2号商墓、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号殷墓、山东益都苏家屯商墓,均发现了上千余颗蚌珠。人们使用贝类制成项链,将它缠绕于颈部或者腰部,作为装饰。

秦汉

到了秦汉时期,做工精美的金质颈饰层出不穷。湖南长沙五里牌东汉墓出土了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金珠项链。

它共由三种不同形状的上百颗金珠串成,第一种是由细小如苋菜籽的金粒分三圈粘聚而成的金珠,第二种是由小金管联结而成的连管珠,第三种是八方形的珠,串联在一起,熠熠生辉。此外,项链上还有一个花穗形金坠,更显精致和灵巧。

西汉串饰扬州博物馆藏

图源于动脉影

有了“金”,还要有“花纹”。人们发明了“蚀花加工法”,为颈饰描画上精美的纹路。所谓的蚀花加工法,便是用植物嫩叶与石碱捣成的浆液,画于已磨光的珠饰表面,通过加热处理呈现特定纹饰的方法。

云南晋宁石寨山13号西汉墓曾出土了一件由16个腰圆形管串成的玛瑙颈饰。其中,一颗管上纹画的白色平行线,便是使用了这种工艺。

隋唐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物花鸟型纹样的颈饰开始出现。南京仙鹤观东晋墓出土的颈饰组件中,包括金羊、金比翼鸟、金龟等。至唐代,这些动物式样又逐渐消失,开始流行镶嵌着宝石的*金坠饰、带*金扣头的坠饰和三通。

年,陕西省西安市梁家庄附近李静训墓被发现,一条镶嵌有珍珠、鸡血石和凹雕大角鹿青金石的金项链也随之面世。

隋嵌珍珠宝石金项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墓主李静训是隋朝乐平公主杨丽华的外孙女,曾祖父是北周时期赫赫有名的骠骑大将*李贤,离世时年仅九岁。“戒珠共明并曜,意花与香佩俱芬”,娇小的她躺在雕制精美的石棺椁中,周身被被奇珍异宝环绕。其中,围绕于颈的金项链尤为灿烂夺目。

此金项链周径约43厘米,链身由28个嵌珍珠的金质球形链珠组成,并用多股金丝编织的索链串成。每个链珠均由12个小金环焊接而成,每个小环外又有小焊珠一圈和大焊珠5颗,其上再各嵌珍珠10颗。

项链的上端为扣钮,中央镶嵌凹雕大角鹿的青金石,左右各有一金钩连接链身。下端为一个大圆金饰,四周嵌有24颗珍珠,中间嵌一块鸡血石。鲜红的鸡血石搭配着洁白的珍珠,在纯金的烘托下,交相辉映、雍容华贵。而最下方挂的心形金饰上镶嵌的一块长3.1厘米的宝蓝色青金石,更是极为罕见,价值连城。

隋嵌珍珠宝石金项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源于动脉影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在花样年华逝去,悲痛万分的长辈们为她佩戴上世间最流光溢彩的金项链,即使埋于地下千余年,仍然鲜艳如新,就像那份亘久不变的亲情的牵挂。

李静训墓金项链的制作工艺繁复,它的设计混合了混合了希腊、罗马和西亚的元素,凹雕的工艺更是可以追溯到古代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可见唐朝时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首饰工艺空前繁荣。

唐水晶项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藏

图源于动脉影

唐代《钗小志》记载:“上皇令宫伎佩七宝璎珞,舞霓裳羽衣曲,曲终,珠翠可扫。”在唐朝,另一种特殊的“项链”也在妇女们的颈间开始风靡,那便是“璎珞”。

璎珞一词源自梵文,本是指印度贵族颈间佩戴的饰品。唐朝时期随着佛教传入汉地。汉语中的璎珞主要是指佩戴于颈部的串饰,多用珍珠、宝石和金银贵金属等串联制成。唐代高僧慧琳撰写的《一切经音义》就解释“璎珞”为“颈饰也”。

沥粉贴金菩萨莫高窟第57窟壁画(图源:微博

莫高窟)

当女子们佩戴上华美非凡璎珞,随着一曲跳珠撼玉的霓裳羽衣曲在金碧辉煌的宫廷翩然起舞……珠翠杂宝、步摇金钏、环佩簪钗,在曼舞轻摇晃中“叮铃”,那清响穿透了千年的光阴,将那份优雅传递。

宋代,在颈饰的制作上,穿孔与链条相接的工艺已十分精湛。南京市幕府山北宋墓出土的一件胆形金坠,坠身镂雕繁美的鸂鶒穿花纹,周边有卷草纹边围绕,顶端如意头中央的穿孔设计,可与链条相接。

在浙江省衢州市郊瓜园村史绳祖墓出土了的另一件娃娃形金坠,设计更加巧妙。坠子的形状是俯地爬行的金娃娃,娃娃面容丰满,神情欢快。它前伸的右手中紧握一个活动的方环,既可与项链相接,又融合于整体的设计,不显突兀。

年,一艘中国南宋时期的沉船被意外发现,命名为“南海1号”。一条全长1.72米,由四股八条纯金金线编织而成,人字形纹路,状若麻花的宋代金项链随之打捞出。它以葡萄纹饰长条带钩为首,4个环状搭扣成尾,中间为一桃心金坠饰,设计之精细,同样可见宋代首饰工艺的成熟和进步。

南宋金带流苏项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源于动脉影

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发达,这条项链与其他大量珍贵的货物一起被搬运上船,运送于海上丝绸之路南海之上。它的主人或许是一位外国贵宾,欲将它送往中东的一位富商或国家首领。

明清

明清时期,一种特别的颈饰“长命锁”流行起来。它是悬挂在儿童脖子上的一种装饰物,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据《太平御览·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令人不病瘟。”在汉代,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悬挂上五色丝绳,以避不祥。这种五色丝绳名为“长命缕”,经过长期的演变,便成了后来象征吉祥的“长命锁”。

清银錾刻珐琅彩富贵荣华纹蝴蝶形项圈长命锁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清代人天花才子的小说《快心编》中就叙及这种饰物:有一个姓石的人家,四十岁时生得一子,夫妇俩“恐他难得长养”,特地将一块玉锁挂在儿子颈间,以后这块玉锁就一直佩在他身边,一直伴随到他长大成人。书中形容这块玉锁,被“琢得精巧绝伦,镂着双鱼戏水,暖润滑泽。”

清银錾刻珐琅彩富贵荣华纹蝴蝶形项圈长命锁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长命锁的形状有圆形的、椭圆形的、长方形的、正方形的、菱形的,甚至还有项圈形的。徐珂《清稗类钞》中描写了一件典型的“项圈锁”:“扬州玉肆有项圈锁一,式作海棠四瓣……瓣梢各镶红宝石一粒,掩机钮可叠,左右两瓣各长五寸,皆凿金为榆梅,俯仰以衔东珠……锁下垂东珠九鎏,鎏各九珠,蓝宝石为坠脚,长可当脐。”

清银錾刻珐琅彩麒麟送子项圈长命锁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比起简单的装饰,长命锁的寓意更被看中。它常被刻上“长命富贵”、“福寿万年”、“长命百岁”、“玉堂富贵”等吉祥祝语,寄托着古人们对后代儿孙无限的美好祝愿。一把“锁”,是颈饰,更是一种精神的慰藉。

清时,王公贵族所佩戴的“朝珠”也是颇具特色的颈饰。在佛珠的基础上衍变而成,清顺治帝入关后,正式确立为宫廷服饰的标准佩饰。是一种威仪的体现。

清东珠朝珠故宫博物院藏

记述清朝典章制度的《大清会典》,明确记载了皇帝冠服中有朝珠的佩挂,同时对朝臣使用朝珠作了明确规定:“凡朝珠,王公以下,文职五品、武职四品以上及翰詹、科道侍卫、公主、福晋以下,五品官命妇以上均得用。”

朝珠材质珍贵,以“东珠朝珠”最为稀罕,按当时的规定,东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皇贵妃以下均不得佩戴,皇子也不得佩戴。

清东珠朝珠故宫博物院藏

从埋在土里一颗小小的石珠,到博物馆里金碧辉煌的宝石项链,纵观颈饰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色。这些颈饰长短不一、大小各异、款式多样,但都蕴藏着一种大气华美的气质,体现着古人们亘古不变的对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论先秦时期颈饰习俗的演变》郭敏

《汉唐时期的颈饰》卓文静

《李静训墓出土嵌宝石金项链》杭侃

《浅谈中国古代首饰的演变及发展》赵娜

《浅谈长命锁的历史渊源》

原标题:《项链极简史》

1
查看完整版本: 项链极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