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土豪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斯大林接手的是一个犁耕手种的俄国谬误
TUhjnbcbe - 2023/10/7 17:05:00

斯大林死后,丘吉尔曾说:“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这句话其实大有问题,曾误导很多人,让人以为在斯大林之前的沙俄和苏联是一个农业国穷国,到了斯大林执*之后,苏联突飞猛进,变成一个工业强国。

万丈高楼平地起,更何况是建设一个工业强国,不可能是一朝一夕或者一代人就可以完成的。工业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英法的工业化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而抓住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后起之秀德国和美国也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一直向西方学习的俄罗斯的工业发展自然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沙俄是世界级工业强国

提起沙俄,许多人都认为它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人口众多,领土广袤。

其实并非如此。

彼得大帝时期俄罗斯就开始向西方学习。

年,经历了克里米亚战争惨败的俄国认识到与英法工业强国的差距,于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改革,史称“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开始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势蒸蒸日上,成为世界级强国。

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沙俄就开始了工业革命,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机器工厂代替了本国的农奴手工工场,但由于当时俄国还是农奴制,所以工业发展很缓慢。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俄国纺织品的产量排名世界第五位,大量出口到欧洲各国。

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个,年已近9千个了。

到了19世纪末,俄国产业工人大约有万,到了年增加到万,大部分都集中在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大工业区内。

在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业年均增速达8%,建立了8个工业区,分别是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罗兹和华沙工业区,南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西南工业区,外高加索工业区和巴库石油工业区。后来的苏联工业区也是在这8个工业区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兴建的,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的俄罗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广袤的俄国也开始大力进行基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兴建铁路。年到年铁路网增加了40%,年到年翻了一番,其代表就是西伯利亚大铁路。

为了快速发展工业,俄国大力引进外资,年为1亿卢布,年为2亿卢布,年暴增道9亿卢布。

这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缺乏资金和技术,俄国工业严重依赖外国资本和技术,外国投资年和年增加了22亿卢布,占俄国工业投资总额的1/3。法国资本拥有俄国2/3的的生铁工业和煤矿,德国在化工和电子工业中占了相当的比重,英国则主要投资在石油领域。

有经济学家甚至说俄国工业处于一种“半殖民地”状态。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俄国出台了一系列*策来保护本国工业,比如严格限制西方工业品的进口,却极力扩大出口,在国内则提高日用品的价格来获取更多而资金发展工业。

俄国工业化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俄国人直接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设备,所以许多俄国工厂比西方同类工厂更现代化,这大大出乎了人们的固有认知。

俄国产品在欧美市场上毫无竞争力,所以俄国只能把商品出口到土耳其、波斯、伊朗、中国等亚洲落后的农业国。

到十九世纪末期,俄国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五的工业强国,位于英国、法国、美国和德国之后。

俄国的工业化狂潮到了年大萧条时暂时停止,引发了社会动荡和年革命,但随即再次高歌猛进的发展,年增长率在6%。除了石油,生铁、熟铁、钢、铜、煤等产量也都大幅度增长。俄国工业的规模到年一战之前一直是世界第五位。

虽然在工业化先进程度上俄国不能与英法美德相比,但除了这四个国家之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够跟俄国相比,意大利、奥匈帝国、日本也不行。

当时俄国的工业化程度远超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绝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列宁的“新经济*策”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沙俄帝国垮台,接着又爆发了3年内战,俄国经济几乎崩溃。

年的俄国工业产值下降到年的七分之一,农业下降到了三分之一,棉花产量只有战前水平的5%,钢铁只有战前水平的2%,矿山和工厂的产量下降到一战前的20%。

战争和天灾引发了严重的灾荒以及各种流行病,俄国死了万人至万人,多万受过教育或者有一技之长的人移居国外。

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人口只有战前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

但即使如此,俄国还有许多的工厂和技术熟练地工人、工程师,拥有相当规模的工业基础,只要有扶持*策和资金技术支持,很快会恢复。

为了恢复经济,列宁实行了“新经济*策”。新经济*策很快发挥了巨大的成效,到了年,苏联耕地面积超过了战前,工业也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苏联控制着国家的大中型企业,掌握着经济命脉,而对于那些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中小企业,则租赁给私人和外资经营,但所有权仍然属于国家。

列宁的新经济*策虽然在*内有很大争议,但却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让苏联从战争创伤中迅速恢复过来。

新经济*策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来恢复和发展苏联工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哈默博士,他被称为“红色资本家”,被列宁称为“同志”。

哈默博士的曾祖父是俄国犹太人,祖父雅各布移民美国,父亲朱利叶斯参加了美国社会劳工*,是一名活跃的社会主义者。

到了哈默这一代,他的家族在美国已经拥有了一个大型制药公司。他不仅是亿万富翁还是医学博士。

年,哈默到达苏联,目睹了苏联人正在经历的苦难,决定帮助这个他父亲出生的国度。

列宁接见了他,允许他与苏联进行贸易,并欢迎他来投资建厂。

一次,哈默发现苏俄不能制造铅笔,只能进口昂贵的德国铅笔,售价比美国钱币还贵,于是决定在苏联建造一个铅笔厂。他从外国购买机器设备,聘请工程师,并采取外国的管理制度。几个月后,铅笔厂建成了,第一年产值就达到了万美元。几年后,这个铅笔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铅笔厂之一,每年生产1亿支铅笔。哈默在铅笔厂的基础上又建立了钢笔厂、石棉厂,继续投资苏联。

列宁允许哈默开采苏联的白金、宝石等矿产和收购皮毛,哈默将这些物资运到美国后变卖,再把美国的机器、粮食和工业产品一船船运回苏联。

除了自己投资,他还介绍了30多家美国的企业投资苏俄比如福特汽车,俨然成为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人。

斯大林上台后,终结了新经济*策,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哈默等外国人的工厂被苏联收归国有。

所以说斯大林上台执*时,苏联并不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而是一个强大工业国,工业化虽然比不上美德英法四国,但仍然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要强的多。

也正是因为沙俄和新经济*策打下的工业基础,才让斯大林的五年计划成功实现,让苏联在二战前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

1
查看完整版本: 斯大林接手的是一个犁耕手种的俄国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