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十年代以后,工人阶级的状况更加恶化,失业者经常占全体工人的10%以上,伦敦某些地区甚至达到20%以上。九十年代初,仅伦敦东部就有33万人生活在穷困之中,他们占伦敦东部人口的三分之一。
年以后,物价开始猛涨。英镑的购买力如以年为,到年就跌到89.5,年更跌到64.5。~年,工人的货币工资仅上升1%,而资本家的利润却上升了12.5%。~年,因生活费用不断上涨,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约10%。二十世纪初,英国工人每周维持最低水平需用30先令,但当时只有八分之三的男工工资达到这个水平,一般女工每周工资只有8先令。
而且失业威胁日益严重。沉重的剥削,不能不激起工人阶级的反抗。在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下,特别是年巴黎公社革命和年俄国革命的影响下,这期间英国工人阶级的运动又高涨起来。日益贫困的生活,使广大非熟练工人掀起了改组旧工会和建立新工会的斗争。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因为“工人贵族”的分裂活动,参加工会的大都是熟练技工,广大非熟练工人被排斥在工会之外。
年,在汤姆士·曼领导的新工会运动中,成立了第一个非熟练工人的工会——煤气工人工会,并且取得了缩短工时和增加工资的胜利。之后,出现了许多非熟练工人的新工会,如矿工联合会、高炉工人工会、码头工人工会、杂工工会等。大批非熟练工人参加各个新工会。年,在利物浦召开的职工大会上,新工会的倡议压倒了旧工会的反对,通过了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决议。这时,英国资产阶级为了加强对工人阶级的进攻,组织了雇主会议理事会,破坏罢工,掀起新的反工会立法运动。九十年代后期,英国工人阶级对此进行反击。
二十世纪初,由于成立了劳工代表委员会,英国工人的经济罢工和*治斗争都加强了。年,英国工人争得了取消一项反劳工法的胜利,原规定资方有权要求工会赔偿罢工损失的法令废除了。年,议会被迫通过矿工8小时工作制的法令。~年,发生了英国工会运动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大罢工。例如年爆发的第一次全国矿工大罢工,万工人坚持六个月的斗争,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这不仅显示了工人阶级斗争的组织性和群众性,也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巨大力量,参加工会的会员,由年的万人增加到年的万人;罢工人数也由年的51万人增加到年的万人。英国工人在与资本家斗争的同时,还要在内部对机会主义者进行斗争。英国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是英国资产阶级收买*策的产物,是被收买的英国工人贵族的意识形态。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工人贵族就有了相当的数量。七十年代以后,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中,工人贵族的比重高达20%,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倾向仍在增长。工人贵族还把持着大部分工会的领导权。他们腐蚀工人斗争的口号是“防卫而不进攻”,“作公平的工作,得公平的工资”。他们鼓吹阶级合作,阻挠工人反对垄断统治和剥削制度。机会主义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使工人阶级怀着后顾之忧去与资产阶级作斗争,甚至会使工人阶级一时失去战斗力。
十九世纪末叶到二十世纪初叶,在榨取国内外广大劳动人民血汗的基础上,英国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了。在这个形成过程中,殖民地对于垄断资本的输出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列宁曾经指出:“英国资本的大量输出,同大量的殖民地有最密切的关系。”早在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英国就开始经营殖民地了。
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已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体系。如果说英国的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需要掠夺殖民地,那么英国的垄断资本就更需要掠夺殖民地了。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英国特别加紧夺取殖民地是在~年这个时期,而且在十九世纪最后的二十年间还在大量地夺取。”为什么到了这个时期英国要“特别加紧”殖民扩张?这主要由于到了这个时期,英国工业的世界垄断地位日趋丧失,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英国经济渐入困境,大肆膨胀的垄断资本日益过剩。
为了开辟新的投资市场和商品市场弥补失去垄断地位的损失。风险小、利润高的殖民地市场特别引起注意,于是殖民扩张就特别加紧起来。此外,垄断资本剥削的加深和经济危机的频繁,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日益恶化,工人阶级的斗争从而日趋激烈。为了转移劳动人民斗争的视线,垄断统治阶级便大搞殖民扩张,并用掠夺殖民地来的巨额利润收买和分化工人阶级,以缓和工人阶级的斗争。由于这些原因,英国开始了它的晚期殖民活动。在这一时期(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发动了一系列殖民战争,把亚洲、非洲、澳洲的广大土地沦为其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在亚洲,英国于年镇压了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后,直接统治印度,并于年宣布维多利亚女王同时为印度女皇。七十到八十年代,英国以印度为据点,并吞了马来亚,发动了第二次侵略阿富汗的战争(~年),变伊朗为保护国(年),侵占了缅甸(年)和婆罗洲北部(年)。同时,英国还积极参加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活动,控制了长江流域,把华中地区列入其“势力范围”,年侵占威海卫。年,联合七个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侵略。
年,以印度为据点,武装入侵西藏,一度占领拉萨。在非洲,英国于年以万英镑从埃及总督手里“买进”苏伊士运河(年通航)股票的44%,取得了运河的控制权。年对埃及实行*事占领,使埃及从此实际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年,南非发现钻石矿,年又发现金矿,英国殖民主义者垂涎欲滴。从七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初,英国用*事征服和建立特许贸易公司等手段,侵占了撒哈拉以南的一系列非洲国家。
在澳洲,英国先后占领了裴济岛和所罗门群岛。经过这一系列殖民扩张活动,英国的殖民地面积和人口空前增加。年,英国拥有的殖民地面积为2.5百万平方哩,人口为.1百万人;年,分别增为12.9百万平方哩和.5百万人。五十余年中,殖民地面积增加4倍多,殖民地人口增加约1.7倍。年,英国统治着比本土大一百倍的殖民地,奴役着比本土人口(万)多八九倍的殖民地人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列宁指出:“英国的工业垄断地位虽然已被破坏,但是其殖民地垄断地位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更加变本加厉了。”如上所述,在这一时期英国之所以大力从事殖民扩张活动,中心目的是为了资本输出,为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随着新殖民地的大量增加,资本输出迅速高涨起来。~年间,英国的国外投资增加了4倍,从2亿镑增为10亿镑。到年又增一倍,成为20亿镑。年再增一倍,达40亿镑,为当时英国国民财富的四分之一。
在这里,有必要把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作一比较,以便观察英国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在这方面的变化历程。年以前,英国历年资本输出的数额,在对外经济的比重上,还不及它的商品输出;年以后,资本输出迅速超过商品输出,而且日益居于主要地位。年,英国商品输出为百万镑,而资本输出就已达到百万镑了。往后,资本输出迅速直线上升,而商品输出则相对地只有较慢的进展。年,资本输出已达百万镑,而商品输出仅为百万镑。
年,资本输出更高达百万镑,而且商品输出不过达到百万镑。可见,在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居于重要地位的是商品输出,到垄断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居于重要地位的则是资本输出了。这就是说,工业资本的对外掠夺主要靠商品输出,而垄断资本的对外掠夺则主要靠资本输出了。同时,还可见,早在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就开始出现了帝国主义的一个特征,资本输出,并且开始成为英国掠夺殖民地的主要手段。
据估计,到年,英国对外投资总额40亿镑的一半多(21亿多镑)投在所属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4亿多镑,印度约5亿镑,南非3.7亿镑,拉丁美洲9亿镑以上。对于势力范围,采取间接投资,如国家贷款,以便于*治和经济的控制。对于殖民地,则采取直接投资,如修筑铁路和公路,并开发矿山和种植园,除便于*事和*治控制外,主要在于使殖民地沦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生产基地。例如印度和埃及成了英国的棉花产地,加拿大成了英国的粮仓,澳大利亚成了英国的畜牧场,而南非则成了英国的矿产原料和贵金属产地。
在资本输出以及其他掠夺形式的重重压榨下,广大殖民地人民陷入骇人听闻的贫困境地。印度最为典型。这期间,英国对印度的掠夺,除采取主要的资本输出形式外,还保留了商品输出以及公债和贡赋等直接掠夺手段。掠夺是极其凶狠、极其深刻的。单是年英国在印度投资的利息利润和直接掠夺来的贡赋,即达万镑之巨,远远超过贸易航运等等在印度所得的为数约万镑的利润总额。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印度农民的生活资料只及其曾祖一代的三分之一,祖父一代的二分之一。在英国殖民主义的掠夺和压迫下,印度人民不断进行斗争和武装起义。~年,多次农民起义中,最突出的是蒲哈德克领导的马拉泰农民起义。他们攻打地主庄园,焚毁了普拉城的英国法院。年,那浦尔城的纺织工人举行第一次罢工,取得胜利。年,第一个纺织工会在孟买成立,在工会运动的影响下,知识分子的爱国活动也活跃起来,鼓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对殖民统治表示不满。进入二十世纪后,印度的民族运动日益发展,英印矛盾日益加深。历史的发展和其他事物一样,总是利弊并存,得失同在。
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之利,却有寄生腐朽之弊。资本输出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国内投资和工农业的协调发展。与垄断资本的膨胀同时,英国整个经济的发展却缓慢落后了。源源不断的超额利润和利息从海外涌入英国,扩大了国内的食利者阶层,二十世纪初,估计达一百万人之巨。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被用于寄生性消费上。大片耕地变成百万富翁们的狩猎场所。单是花费在赛马和猎狐方面的金钱,每年就达1万镑。
如果这些钱,不花在少数食利者奢侈浪费的享受上,而花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福利上,不是公平合理一些吗?如果适量资本能投放于国内,使英国经济不致贫血,情况不是会好一些吗?但是,办不到。否则,英国就不称其为帝国主义了。帝国主义的寄生腐朽特点是不可避免的。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英国已失去称霸世界市场的地位。但是,经济实力日趋衰弱的英国却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反之,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的德国却只有极少的殖民地。英德争夺殖民地,争夺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的尖锐矛盾,成了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
双方准备用武力重分世界领土。德国与奥国结成“同盟国”,英国与法国、俄国结成“协约国”。两个*事集团的冲突于年夏触发了第一世界大战。英国对于战争虽然作了长期准备,但远不足以弥补其经济上的弱点,经济的对外依赖性,薄弱的重工业和陈旧的工业设备,无法与新兴的德国抗争。
战争开始后,德奥加紧破坏英国的海上运输,头五个月就打沉吨位的英国商船,造成英国工业原料缺乏,*需物资紧张,粮食供应不足。战争期间,英国*府实行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管制国民经济,战争一开始,首先把铁路收归国营;接着成立了*需部、*事局、农业局、商业局,分别管理*事工业、纺织工业、粮食和日用品等部门;对工业原料的生产、价格、分配和进出口实行全面管制;并冻结工资,禁止工人罢工,限制工人离业、转业,强制妇女儿童按规定的低额工资参加劳动。
在*府的大力扶持下,*事工业及有关的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工生产占全部工业生产比重的46%,尽管原料进口极端困难,钢产量还是明显增长,从年的万吨迭增至年的万吨。而民用工业则急剧下降。采煤虽与*事有关,也由年的万吨,迭降至年的万吨,糖减产20.7%,造船由年的万吨迭降至年的82万吨,减产57%。纺织业原棉消费量从~年的.4万镑降为~年的.3万磅。
总的看来,由于原料缺乏,出口萎缩和民用工业的衰落,战时整个工业生产是不断下降的。英国工业生产指数,以年为,年降为94.7,年降为89.5,年降为82.5,年降至80.8。~年间,生产资料生产下降了14.3%,消费品生产下降了23.9%。民用工业的下降,沉重地打击了英国人民的生活。然而更严重的还是粮食不足。英国的粮食供应在平时就已有三分之二仰给于外国。战时因德国潜艇的封锁,不仅进口减少,而且运费大增,上涨了十到二十倍。
年的农业歉收,更加深了粮食危机。劳动人民的面包问题非常严重,每人每周的配给定额是:面包四磅,肉二磅半。这与当时欧洲中立国家相比,是少得可怜的。为了战争需要,英国*府号召地主和租地农场主把草地和牧场改为耕地,廉价供给农业机器,保证六年内小麦和马铃薯的最低价格,并强迫战俘和妇女儿童参加农业生产。在*府的大力扶持下,英国农业生产大有好转。~年,英国小麦播种面积由830公顷。增为1130公顷。
年的粮食产量与战前十年的粮食平均产量相比,小麦产量增加60%,大麦增加50%,马铃薯增加40%。粮食自给率从战前的三分之一左右增加到二分之一左右。尽管如此,粮食还是不足。粮食和民用工业品的缺乏,引起物价上涨和职工实际工资下降。战争期间工人的实际工资降低了24%左右。加上日益沉重的赋税负担,更使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落。年每人税负为5.4镑,年增为19镑,加重将近三倍。
年,英国工人阶级的购买力,大约只及战前的四分之一。与对待工人群众的办法不同,英国*府在实行战时经济管制时,不仅丝毫没有触及垄断资本家的利润,而且还帮助他们发展。可以说,一切管制措施都是从垄断资本的利益出发的。例如,战时被收归国营和被管制的企业,法律保证其获得高于战前(~年)平均利润20%的利润;对于*火垄断企业,在原料,运输、劳动力、贷款等方面,给予特殊便利和优待:*府出资建立的几百个*事企业,除个别最大的企业外,都交给垄断公司经营,实际上成了它们的分厂。
如此等等使垄断资产阶级在战争中获得了40亿镑的巨额利润,有的大公司的利润几倍十几倍的增长。例如,英伊石油公司的纯利,年还不过镑,到年竟增至镑,短短四年,飞升近四十倍,不说航运、化工、汽车、纺织、电气等企业获致巨利,连土地所有者也因粮价高涨,而发了战争横财。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措施下,英国的垄断资本更加发展了。大战期间,垄断组织靠侵吞国家财产、兼并中小企业,空前地扩大了自己的规模。例如,英国*火康采恩维克斯公司的资产,在~年间,从万镑扩大为4万镑。
而在战争中得到最大发展的则是金融资本。银行“五巨头”的股本和准备金以及存款,在战争期间都增加了三四倍,在英国金融业中处于绝对统治地位。年,一个联合的垄断组织“英国工业联合会”成立了。它把资本总额达50亿镑的0家大公司联合起来,组成英国垄断组织的中心和工业界的司令部,通过种种活动以左右英国*府的*策,成为英国的“无形*府”。年冬,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协约国打赢了,英国成为战胜国。
年6月,签订对德的凡尔赛和约,英国抢到了一大笔财富。不仅截获了拥有万人口的万平方公里的新殖民地,把世界石油资源的75%抓到自己的手里,还把战败国在殖民地的全部财产也夺了过去。德国的很多商船和机器也落到了英国手中。此外还得到了巨额的战争赔款。赃物的确是很丰盈的,可是英国人民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战争中,在后方挨饿受累,吃苦负重的且不说,直接在前线为垄断资本送了性命的英国劳动人民就达87.5万人,伤残人员远在万人以上。
结语
实际上,战争给英国带来的损失,比它所带来的利益大得多。首先,英国商船在战争中损失了70%,经努力恢复,到年仍比战前吨位低14%。而在大战期间,世界商船吨位却增加了两倍。垄断世界轮船航运近一个世纪的“海上霸王”垮台了。海*力量也大为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