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土豪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古波斯文学中苏菲派诗人的突出代表莫
TUhjnbcbe - 2023/9/22 20:49:00

引言

中古波斯文学中苏菲派诗人的突出代表——莫拉维与哈菲兹。众所周知,苏菲派诗人的叙事诗集犹如丰富多彩的民间寓言故事集,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来阐发苏菲思想是它们共同的特征。哈菲兹自幼聪明好学,才华过人,年青时即熟谙圣训达10万条。哈菲兹这一名字,意为“能熟背《古兰经》者”。

苏菲神秘主义诗人-莫拉维(-)

伊斯兰教有四大派别;苏菲派、穆尔太齐赖派、穆泰凯里蒙派和哲学派。伊斯兰教内部的神秘主义思想派别是苏菲派。“苏菲”是阿拉伯语,意为“穿粗毛织品的人”。该派提倡禁欲清心、克已拜功,脱尘念,戒骄傲,行善济人,通过修行使心灵与真主合一。苏菲神秘主义思想产生于波斯社会贫富分化、教派纷争的背景下,反映了贫困民众和在野教徒的不满和消极反抗,曾盛行一时。苏菲文学是中古波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萨纳伊(-)和阿塔尔(-)都是以诗文传播苏菲思想的著名诗人,莫拉维则代表了苏菲文学的最高成就。莫拉维是苏菲派诗人堪为突出的代表。譬如,他被广为传颂的《语法学家与舵手之争》,叙述博学自大的语法家在船上问舵手是否学过语法,航手回答说没有,于是,语法博士白眼一翻,说道:“你白活了半辈子!”须叟风起浪涌,天气骤变,舵手对脸色惨白的语法家问道:“你是否学过游泳?”全身颤抖的博士答:“没有,多智的贤人啊,亲爱的舵手!”舵手闻言一声叹息:“你白活了一辈子!”

在这首叙事短诗里,孕含着鲜明的苏菲派思想,即人应自省戒骄,贵有自知之明。以莫拉维为代表的苏菲派叙事诗,一般是先叙述故事,最后由诗人暗示或点明主旨。莫拉维另一首著名的诗歌《罗马人与中国人》,描述中国人与罗马人在波斯国王面前各夸己能,国王拨出两座院落让他们较技。“擅长水墨丹青的”中国人将院墙画得五彩缤纷,显示出巧夺天工的画技。罗马人则将墙壁刷洗得“一片素净,纯洁无瑕”。较技时辰一到,双方打开院落的大门。结果,中国人的彩画“一一分明地映照”在罗马人院落的墙上,使得罗马人素净的院墙反倒比中国人的墙画更为漂亮。

诗人把罗马人比喻作苏菲教徒,歌颂他们“把心胸磨洗得有如一面明镜”,把“心性滤得纯净”,达到“心中无欲念”,敬笃真主的崇高境界。由于苏菲派诗人与下层民众较为接近,因而对百姓的疾苦和当*者的暴虐多有体验,并常常以诗来加以反映。莫拉维在箴言诗《受惊的市民》中,以夸张的描写讥讽暴君苛*。诗中说,暴君的走卒们奉命满街抓驴子,由于过分卖劲,人驴不分,“竟想抓生人作驴子顶上”,吓得街上市民们躲藏不迭。

抒情诗大师哈菲兹(-)

哈菲兹是驰名世界的波斯抒情诗翘楚。哈菲兹原名夏姆苏·丁·穆罕默德,出生地是波斯有“诗都”之称的设拉子城,父亲是商人。哈菲兹自幼聪明好学,才华过人,年青时即熟谙圣训达10万条。哈菲兹这一名字,意为“能熟背《古兰经》者”,哈菲兹研读过神学和阿拉伯文学。20岁时诗名远播,巴格达和德里的君王曾多方邀请他入宫赋诗,做自己的宫廷诗人,均遭到崇尚独立自主精神的哈菲兹的拒绝。

哈菲兹一生贫苦坎坷。年轻时因父亲去世,很早就独立谋生,曾当过面包店学徒。他中年结婚,有两个儿子,一个幼年天折于设拉子,一个在印度旅行时死去,他的妻子也先于诗人去世。年蒙古帖木儿占领设拉子时,哈菲兹已沦为极度贫穷的托钵僧。两年后,即年,诗人在故乡设拉子逝世,葬于郊外,现在这块地方已成了哈菲兹陵园,设有哈菲兹图书馆,是人们瞻仰和游览的胜地。

“嘎扎勒”的代表哈菲兹生性快活,豪放不羁,热情洋溢。他的诗歌遗产主要是近首“嘎扎勒”(一译“哈宰里”)。“嘎扎勒”是波斯古典抒情诗的一种传统形式。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鲁达基、拉比比的诗歌中。作为诗体。一般认为它是在萨纳依(-)手中定型的。莫拉维、萨迪都是著名的“嘎扎勒”大师。哈菲兹则是令人倾倒的波斯“嘎扎勒”大诗人。嘎扎勒一般由7至15个联句组成,一韵到底,即采用aa、ba、ca、da、ea、fa······的押韵方式。每1、2联构成一个诗的意境,未联点题并出现诗人的名字。

在世界诗歌史上,波斯的“嘎扎勒”对中亚和西南亚的诗歌发展影响重大,很早就被移植到了阿拉伯、土耳其、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苏联及中国新疆一些少数民族的古典文学中。黑格尔在其《美学》巨著中将哈菲兹的诗歌视为东方抒情诗的典型。哈菲兹之前的嘎扎勒,主要是一种单纯的爱情诗。哈菲兹大大地丰富了这种诗体的内容、题材,并在艺术表现上达到前无古人的境地。他的诗歌思想深沉,感情炽烈,辞藻雅丽,想象瑰奇,格调自由奔放,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读他的诗,不仅会获得美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还会在精神上感到一种痛快淋漓的自由解放。恩格斯曾由衷地赞叹道:“读放荡不羁的老哈菲兹的音调十分优美的原作,令人十分快意”。

哈菲兹诗歌思想内涵

从想主题上分,哈菲兹的诗歌有两大类:世俗的人生抒情诗和苏菲宗教哲理诗。哈菲兹的人生抒情诗基调是享乐主义。诗人生活在蒙古人伊尔汗王朝统治末期,一生经历了多次改朝换代,饱览人生苦乐,认为“芸芸众生大千世界皆如蜃景”,慨叹“人生如流水,一去不复回”。他热情地向世人劝诫说:“竖琴、手鼓、醇酒、美人,及时行乐且莫惆怅/光阴犹如犀利宝剑,斩绝万物毫不留情”。在这种及时行乐的人基调上,哈菲兹写了大量的放浪不羁、旖旎香艳的名诗。美女、爱情、醇酒、香等是他诗歌中复现率极高的辞语。

据学者考证,在哈菲兹诗歌中,雄冠全集的当推“酒”字,用来表达饮酒的用语不下种;以“香”字组成的词语也不可胜数,如“馨香”、“笺香”、“足香”、“泥香”、“肌香”、“唇香”、“鬈发香”等等,凡是与情人有关的几乎都可以“香”来形容,真可谓香艳体的一代宗师!几个世纪以来,许多评论家和读者一向认为哈菲兹是歌颂“夜莺与蔷薇”、“醇酒与美人”的“田园诗人”或“浪漫诗人”,忽视了哈菲兹人格上更伟大的另一面,即追求光明自由,疾恶如仇,敢于直言宗教的虚伪,抒发对社会黑暗的愤懑之情,甚至不惧亵渎神灵。

哈菲兹的另一类主要诗歌即苏菲宗教哲理诗,大多是诗人晚年所作。哈菲兹晚年远离尘嚣,弃家到设拉子郊外修真养性,潜心苦修,达到“近主”界,被列为苏菲派圣徒。他的苏菲诗运用苏菲诗派通用的意象和一整套苏菲诗歌术语,注重精神自由,将真主化身为美女、情人等,以抒发对凡俗尘世、生死命运乃至宇宙奥秘的哲理感受,较为隐晦难解。

苏菲诗的创作,使哈菲兹获得“彼岸世界的喉舌”的荣誉称号。人们常常用他的诗歌占卜凶吉祸福,称他的诗集为“命运手册”。哈菲兹的嘎扎勒宛如东方璀璨的珍宝,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是波斯抒情诗的顶峰之作。歌德曾把哈菲兹比作一只巨大的航船,自谦地把自己比作一叶小舢舨,并在自己晚年的《西东诗集》中崇敬地赞咏道:“哈菲兹呵,我的愿望,乃是作你的信徒中的唯一信徒”。

结语

莫拉维在波斯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他与菲尔多西、萨迪及稍后的哈菲兹并称为波斯“诗坛四柱”。他的作品,对印度、土耳其、阿拉伯等地区文学影响较大,并很早就被译成了英、法、德、俄等西万文字。当代伊朗诗人法兹查德把莫拉维的玛斯那维诗、哈菲兹的抒情诗同莎士比亚、弥尔顿、但丁、歌德等西方作家的创作一道相提并论,认为这些诗人的杰作构成了世界诗坛的“七大奇迹”。哈菲兹是深受各国读者喜爱的波斯大诗人,他的诗作已被译成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文字。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古波斯文学中苏菲派诗人的突出代表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