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是瓷器之国。
可这并不代表每个中国人都了解瓷器,尤其是那些在长达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崛起又沉寂的瓷器窑口。
说到古代名窑,多数人估计只能想到元代之后一统江湖的景德镇,最多再加上近年来随着宋代在美学上被封神而声名大噪的官汝哥钧定。
然而事实上,曾经大放异彩的窑口可比这多得多得多,今天宝哥哥就带大家认识一下那些相对“冷门”的古代名窑,以及它们各自的招牌产品。
最初的颜色:越窑VS龙泉窑
瓷器的颜色取决于釉,而最早被人们掌握的釉色就是青色,早在距今年前的商代,原始青瓷就已经诞生。
以青瓷闻名的窑口,除了宋徽宗最爱的汝窑,还有南方的越窑和龙泉窑。
越窑是对浙江宁波、绍兴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其制瓷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至北宋末、南宋初年方停烧。
东汉以后,越窑青瓷烧制技术日趋成熟,并于唐代迎来最高峰,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越窑青瓷“类玉”“似冰”,并把越窑列为唐代诸窑之首。
唐代制瓷局面有“南青北白”之称,而其中的“南青”指的就是越窑青瓷。
唐越窑青釉花瓣口碗故宫博物院藏越窑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句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诗中被形容为“千峰翠色”的,是越窑的招牌产品——代表其青瓷最高水平的“秘色瓷”。
很长一段时间中,越窑秘色瓷比“雨过天青云破除,这般颜色做将来”的汝窑天青瓷更为神秘,因为我们根本无从想象“秘色”到底是什么颜色。
直到年法门寺地宫出土14件唐代秘色瓷,人们才得以一睹真容。
唐八棱秘色瓷净瓶法门寺出土故宫博物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秘色瓷为皇室专用,所以秘色可能并不是具体哪一种颜色,而是指其“釉料配方保密”。
龙泉窑主要产区在浙江龙泉市,开创于三国两晋,南朝时形成青瓷为主的风格。明代受景德镇创烧的各种新品影响,龙泉窑开始走下坡路,至清代早期停烧,瓷器生产历史长达多年。
北宋以后,越窑日趋没落,龙泉窑趁势上位成为南方青瓷的代表,产品远销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埃及等国。
汝窑有天青,越窑有秘色,龙泉窑则在南宋时创烧了“粉青”与“梅子青”,二者同被誉为“青瓷釉色与质地之美的顶峰”。
粉青釉釉层较厚,青绿之中稍显粉白,呈粉润的青绿色,色调淡雅,釉面光泽柔和。
南宋龙泉窑青釉小贯耳瓷瓶宋瓷博物馆梅子青釉层比粉青更厚,烧成温度也比粉青要高,釉色浓翠莹润如青梅,色泽可与翡翠媲美,釉面透明而有较强的光泽性。
南宋龙泉窑青釉荷叶形盖瓷罐宋瓷博物那一抹白:邢窑vs德化窑
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定窑以烧制白瓷闻名,而定窑之所以开始烧制白瓷,却是受邢窑影响。
邢窑始烧于北朝晚期,终于元代,中心窑场位于河北省内丘县、临城县,是我国古代生产白瓷最早的窑场之一。
唐代时,邢窑迎来繁荣期,所烧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洁白,其中精品几乎与如今的高档细瓷无异,陆羽称其“类银”“似雪”,曾一度被朝廷纳为贡品。
唐邢窑白釉罐故宫博物院藏邢窑白瓷的成功烧制,结束了自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与越窑青瓷分庭抗礼,一起形成了我国陶瓷史上“南青北白”的两大体系。
德化窑始于宋代,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是古代著名民窑之一。
明代以后,德化窑主烧白瓷,其色泽光润明亮,洁白之中又闪牙*,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当时定窑已经停烧,德化白瓷遂成为中国白瓷的代表。
德化白瓷以人物塑像最为突出,代表人物为明代瓷塑家何朝宗。
何朝宗擅长塑造达摩、观音等各种古佛神仙,被称为宗教雕塑艺术第一人。其瓷塑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种技法,线条清晰、简洁、翻转自然,圆劲有力。
明德化窑白釉观音坐像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时,德化白瓷改以梅花杯、八仙杯、花瓶、文具等日用器皿为主。
清德化窑白釉暗花胆式瓶故宫博物院藏德化白瓷曾大量远销日本、印度、伊朗、埃及及欧洲各国,被欧洲人称为“中国白”。
彩绘姐妹窑:长沙窑VS邛窑
青瓷和白瓷,都是以釉色取胜,而我们知道瓷器还有另外一大类装饰手段——彩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认为,唐代制瓷局面的“南青北白”应更正为“南青北白长沙彩”。这里的长沙彩,说的就是长沙窑的彩绘瓷。
长沙窑位于长沙市铜官镇,又称铜官窑,创烧于唐,于晚唐迎来鼎盛期,五代后衰落。
一改隋唐重釉色不重纹饰的风格,长沙窑以釉下彩绘而闻名,褐、绿、红都是长沙窑常用的彩绘颜色,其中最常见的当属褐绿双彩。
唐青釉褐绿彩凤鸟纹壶湖南省博物馆藏长沙窑的彩绘图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动物纹、植物纹、山水景物纹、人物纹......后世瓷器上的绘画图案,基本都能看到雏形。有时还会辅以模印贴花等装饰手法,增添纹饰的立体效果。
除彩绘外,在瓷器上题诗文也是长沙窑独一无二的特色,目前长沙窑瓷器上发现的题诗有多首,一般都是青釉下书写褐彩文字,五言诗居多,字体多为行书。
长沙窑青釉褐彩“君生我未生”诗词壶湖南省博物馆藏
邛窑是四川最具代表性的瓷窑,始创于东晋,成熟于南朝,盛于唐,至元初停烧。
邛窑制瓷风格与长沙窑极为相近,多褐绿釉、褐绿彩装饰,因此与长沙窑并称姐妹窑。
邛窑褐绿彩绘四系罐虽为姐妹窑,但正如长沙窑有自己独特的诗文装饰,邛窑也有不同于姐妹的特色产品——邛三彩。
北有唐三彩,南有邛三彩。邛三彩是邛窑的高端产品,延续了邛窑“褐绿双彩”的技术,成品色彩鲜艳,*、绿、褐、蓝等数种颜色交相辉映。
邛窑三彩海棠杯唐三彩为陶胎,主要是随葬品,生活用器较少,动物和人物造型的大型雕塑作品居多。而四川邛三彩多为瓷胎,胎釉结合紧密,釉面不易脱落;器型上既有冥器,也有陈设器实用器,小件器物居多。
五代前后,瓷胎邛三彩工艺水平达到最高峰,元以后虽然邛窑停烧,但其三彩工艺技术和产品在四川一直延续至明清。
刻花最强:耀州窑
上面提到的唐三彩,主要产地在河南的巩县窑,洛阳唐墓中出土的唐三彩基本都来自那里。但铜川和西安等地出土的唐三彩,却多为另一个著名瓷窑——耀州窑烧制。
耀州窑位于陕西铜川,创烧于唐,停烧于明正德、嘉靖年间。
唐代,耀州窑的瓷器品种有黑釉、白釉、青釉、酱釉等,还兼烧唐三彩。北宋时,改以青瓷为主,此后不久迎来全盛期,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和宋代六大窑系之一,一度为朝廷烧制过贡瓷。
五代耀州窑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耀州窑青釉瓷最具代表性的装饰手法就是刻花,先以刀具刻出纹样轮廓,再剔去其周边的底泥,使纹样微凸呈现出立体感,线条刚劲流畅,刀法犀利,刀刀见泥。
北宋中期以后,为了缩短工艺流程,提高产量,耀州窑开始采用更省时省力的划花、模具印花印花等工艺。
宋耀州窑青釉印花童子玩莲纹碗故宫博物院藏
耀州窑鼎盛时期刻花的纹饰题材极其丰富,常见纹样高达80种以上,主要有莲花,缠枝花卉,波浪纹,鱼鸟纹等。
黑白分明:磁州窑
磁州窑位于河北磁县,创烧于北宋中期,很快达到鼎盛,成为中国最大的民间窑系。
磁州窑烧制的瓷器品种包括各类色釉装饰、刻划花、剔花、白地黑花、红绿彩、印花青瓷等三十多种,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黑白分明的“白地黑花”。
金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故宫博物院藏白地黑花又叫白釉釉下黑彩,在成型的胎体上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在化妆土上用黑色彩料描绘图案,最后施薄薄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
磁州窑的白地黑花题材丰富多彩,包含花鸟鱼虫、珍禽瑞兽、山水人物、戏曲故事、婴戏杂剧等,质朴洒脱、明快豪放,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磁州窑所有白地黑花瓷器中,以瓷枕最为著名,枕底多有张家、李家、王家造等印记,瓷枕上还往往书写有宋、金流行的词牌、曲牌名。
宋磁州窑白地黑花竹纹枕故宫博物院藏
五彩斑斓的黑:建窑vs吉州窑
宋代,由于点茶兴起,为了反衬茶沫的白,茶盏多用黑色,于是就有了建窑和吉州窑的招牌黑釉瓷。
如果说磁州窑的黑是作为装饰存在,那在建窑和吉州窑这里,黑才是主角。
建窑遗址位于今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晚唐、五代创烧,盛于宋,衰于元。
建窑的代表性产品,就是举世闻名的建盏,不过建窑并不是只烧建盏,在刚刚创烧的晚唐、五代时期,建窑以烧造青瓷为主,到了清代又曾一度改烧青花。
宋建窑黑釉兔毫盏故宫博物院藏只有在是建窑最为兴盛的宋代,为了适应当时“斗茶”需要,才以烧造黑釉茶盏为主。
建窑黑釉含铁量较高,烧制过程中会形成氧化铁结晶斑,依据斑的形状不同,建盏又可分为“兔毫”“油滴”“曜变”“鹧鸪斑”等品种。
宋曜变天目盏日本静嘉堂文库藏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永和镇,也叫永和窑,其发展历程与建窑相仿,创烧于晚唐时期,极盛于南宋,终于元。
吉州窑是一座综合性民窑,瓷器品种繁多,即使招牌的黑釉瓷器也有多种不同的装饰手法,例如玳瑁釉、剪纸贴花、木叶贴花等。
宋吉州窑玳瑁釉罐故宫博物院藏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木叶贴花,也就是我们如今经常说的木叶盏。
南宋黑釉木叶纹盏江西省博物馆藏制作木叶盏时,须先在胎体上施一层黑釉,再于经过特殊处理的树叶上施一层淡釉,之后再把树叶贴在盏心(少见于盏壁、盏口)上烧制而成。
中国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瓷器文化孕育出的名窑,远不止上述10个。
不过如果你不是研究瓷器的专业人员,也没想收藏古代瓷器的话,弄明白这些窑口,已经可以理直气壮地跟朋友说“只知道官汝哥钧定,算什么了解瓷器”了。
更多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