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土豪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苏联飞行员被上级训斥,驾驶战机叛逃,2个
TUhjnbcbe - 2023/7/14 22:19:00
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349562.html

年9月6日,一架机身上画着红色星星的巨大灰色战机穿越重重云层,出现在了日本北部北海道岛函馆机场的上空。

由于函馆机场的跑道长度不够,这架飞机降落时在泥土里面艰难滑行了几百英尺以后,才在机场尽头停了下来。飞行员从驾驶舱爬出,对天鸣枪警告。几分钟后,机场工作人员匆匆赶到。

这位29岁的飞行员——苏联空*上尉维克多·伊万诺维奇·别连科——正式宣布了他叛逃苏联的惊世之举。

最大胆的叛逃者

维克多·伊万诺维奇·别连科于年2月15日出生在苏联北部高加索地区的纳尔奇克市。

别连科的童年并不幸福。他两岁时父母离异,父亲将他带到顿巴斯,交由给祖母和姑姑抚养。

虽然失去了母亲,但是在祖母和姑姑的关爱下,别连科过了几年轻松的时光。直到七岁那年,他被父亲带到了一个集体农场生活。农场的生活十分贫困,物质匮乏,缺吃少喝。

别连科十岁的时候,父亲和同事再婚了,他们搬进了继母的家里。和大部分与继母生活的孩子一样,他遭受到了继母的苛待,就连父亲也没有给予他太多关爱。

所幸的是,别连科在学校图书馆找到了另一种慰藉,他在图书馆管理员的推荐下,阅读了大量书籍,并通过阅读爱上了冒险。在年少的他看来,最有意思的冒险就是在浩瀚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因为天空没有限制,不会遭受禁止和束缚。

不幸的童年养成的偏激性格为别连科后来的叛逃埋下了伏笔。

年2月的一天,年仅11岁的别连科在学校里被几个高年级学生欺负,身上仅有的一点钱与被抢走了。为了不再受别人的欺侮,他开始加强身体锻炼。

毕业后的别连科怀着对航空飞行的热爱进入了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阿尔马维尔的苏联空**校,成为了一名飞行练习生。随后,他正式加入苏联*队,并于年4月被分配到米格-17的训练部队,担任米格17C、SU-15等战斗机的教官。

年,别连科加入了苏联共产*,并被分派到丘古耶夫卡空*基地,成为了米格-25的飞行员。他从年6月开始操纵米格-25,积累了一定的飞行经验。

在外人看来,别连科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圆满的家庭,然后事实上,他的内心充满了迷惘和苦闷。

首先,别连科的家庭生活并不和谐,他的妻子柳德米拉是地方官的女儿,二人整日争吵,夫妻关系十分冷淡,婚姻走到了破裂的边缘。

其次,别连科曾经申请过成为格罗莫夫试飞学院的试飞员,但是未得到批准,郁郁不平的他染上了酗酒的坏毛病。有一次,他酒后当着上级领导的面发火,被领导训斥了一番,甚至一度被怀疑患有精神疾病。

医院的鉴定结论证明别连科一切正常,但“精神病人”的传闻还是影响了他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评价。

此外,当时正值冷战,社会主义阵营将美国社会描绘成一个腐朽衰落、即将分崩离析的国家,叛逆的别连科却对铁幕另一边的生活充满了好奇。

以上种种因素,最终促成了这个苏联飞行员的叛逃。

震惊世界的逃亡

别连科驻扎的空*基地靠近远东地区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距离日本只有千米。而日本,可以作为逃往美国的中转站。别连科意识到了自己训练时使用的米格-25战斗机可能是逃跑成功的最好工具。

年9月6日,他选择在这一天进行自己谋划已久的行动。

清晨7时左右,别连科乘坐公共汽车来到了苏联防空司令部第战斗机连队本部,在食堂吃完了早饭。因为这一天有飞行演习,他换好了飞行员服装,领取了自动手枪和两盒七发子弹的弹仓,而他的米格战机也已经加满了油。

别连科不动声色地思考着自己的秘密计划,计算着时间、速度、距离等必要事项,并在心里制定了一个粗略的路线图。在飞机起飞并完成任务后,他没有按要求返回,而是直接飞向了东南方的日本。

别连科最初将目的地定在了日本航空自卫队的千岁基地,但是因为天气多云,容易撞击山体,他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顺着视野开阔的海岸线继续向南飞行。

在飞机下降到米高度时,燃料即将耗尽,别连科被迫降落在日本的函馆民用机场,这里距日本空*基地仅千米。在函馆机场降落后,他本以为会有大批荷枪实弹的日本警察蜂拥而上,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日本方面对此毫无准备。

别连科被带到了机场事务所长的办公室接受检查,他表明了想要亡命美国和寻求人身安全保护的意愿。

等到弄清楚别连科的身份和来意后,日本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顿时炸开了锅,美国的情报部门做梦也没想到会天降如此大礼。平日冷冷清清的函馆机场瞬间变成了媒体记者云集的热门地。

别连科叛逃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轰动,除了苏联飞行员的身份外,更加令人瞩目的,是他带来的让整个西方世界闻风丧胆的米格-25战斗机。这种来自苏联的双引擎喷气式飞机,第一次完整而清晰地呈现在了敌方阵营面前。

苏联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设计米格-25战机,初衷是为了对抗美国研发的SR-71“黑鸟”高速侦察机。

面世后,北约为其起了个代号——“狐蝠”。在上世纪70年代,米格-25在局部战场上频频亮相,“狐蝠”魅影成为了北约各国挥之不去的梦魇。

美国当时的国防部长詹姆斯·施莱辛格曾如此评价米格-25:“苏联的这种歼击机是一种效率很高威力强大的武器,如果苏联大量部署这种可怕的飞机,有可能引起西方武器装备和战略的根本改变。”

谁也没有想到,长期觊觎的神秘战机竟然自己送上了门。

被拆解的米格-25

事发后,美国白宫曾发表声明,表示关于米格25的机体采取怎样的处理措施应由日本*府自行决定,但谁都明白这只是表面说辞。事实上,事件发生当日,在日美*的活动比往常都要强烈。

日本外务省于9月7日向苏联方面传达了别连科要求逃往美国的要求。别连科被移送到东京后,美国很快向日本外务省发出了接受别连科赴美的通知,并准备好了飞机票。

年9月9日下午19时28分,别连科在美国中央情报人员的保护下,从羽田机场离开日本,于夏威夷时间10日下午13时50分到达美国,随后立刻被美国*府保护起来。

彼时的美国还未从越战的失败中恢复元气,别连科的叛逃成了他们发动舆论攻势的绝佳机会。

9月13日,福特总统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庇护叛逃的苏联飞行员。苏联*府于同日发表声明愤怒谴责美日两国,称他们的行为“是藐视国际法基本准则和践踏邻国关系的做法。”

苏联还举办了新闻发布会,让别连科的母亲和妻子柳德米拉出面发声,请求他返回祖国。但是这一亲情攻势并未起到作用,别连科铁了心要远离故土和亲人。

留在日本的那架米格-25运至东京近郊的空*基地后被大卸八块,数百名来自美国的武器、机械专家把飞机里里外外研究了一遍。

事后看来,西方一直害怕的“狐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馆长RogerConnor看来,米格-25并不是一款很实用的作战飞机,它昂贵又笨重,“在战斗中灵活性并不好”。

然而对于苏联来说,别连科叛逃事件造成的损失简直难以估量。

由于雷达、无线电、敌我识别等战机的绝密信息被西方尽数掌握,所有的米格-25都被迫回厂改换系统,苏联的国际声誉和震慑力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别连科的一位战友曾说:“他把参与制造米格-25的近家工厂和数十万人的劳动一笔勾销。他毁掉了那天同他一起参与飞行训练的战友的命运。要是我提前知道的话,我一定会杀了他。”

在苏联的压力下,年11月9日,日苏双方达成最终协议,日方同意将米格-25引渡回苏联。此时距离别连科叛逃已经过去两个月之久。

那架米格-25被拆分称零部件并装成整整30箱集装箱。11月15日,苏联“泰格诺兹”号货轮抵达号日立港港口,把集装箱运回了符拉迪沃斯托克。

日本*府还向苏联要求了4万美元的赔偿,用以支付船运费用以及别连科在函馆机场造成的损害。

事件的后续影响

战机回到了苏联,而曾经驾驶它的那个飞行员却永远留在了美国。

别连科被西方媒体冠上了冷战期间“最高调叛逃者”的称号,而他的*官证、穿过的护膝等个人物品,都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博物馆保存并展出。

刚抵达美国的别连科有意向成为一名民航机驾驶员,但美国方面害怕遭受来自克格勃的报复,也有人担心这个“叛徒”并不可靠,因此最终未能如愿。他接受了整容手术,改名换姓,生活在美国情报局的保护之下。

年,别连科成为一名航空航天工程顾问,并于同年获得美国国籍,成为了真正的美国公民,还出版了个人自传。在美国生活期间,他曾经尝试着组建新家庭,并和新任妻子育有两个儿子,但是这段婚姻后来也以失败告终。

苏联方面对别连科叛逃事件的报道不多,但是事后有几十名苏联*官和负责人被撤职。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别连科叛逃给苏联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米格-25并未因为泄密而退出历史的舞台。设计师们安装新的机载雷达,修改了飞机的武器系统。经过多次改良后,发动机的寿命有所延长,雷达、武器系统也更加的完善。有人曾经评价道:米格-25催生了米格-29的支点。

由于被迫泄密,苏联干脆直接取消了米格-25的出口限制,各国要求购买米格-25的订单如很快同雪片般飞往莫斯科,为苏联赚取了大量外汇。比如年爆发的两伊战争,伊拉克抢先投入包括米格-25在内的机群两次突袭伊朗,摧毁了伊朗库存的航空燃料,在战争初期赢得了主动。

冷战结束后,别连科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俄罗斯*府也承诺不再追究他的叛逃行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人目睹他独自漫步在莫斯科街头,看起来与普通人无异。

随着那个红色巨人的倒下,这场震惊世界的叛逃也湮灭在了历史长河里。

结语

回想四十年前,米格-25作为悬在西方世界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度让资本主义阵营胆战心惊。那时的他们只能依靠高糊的照片和雷达屏幕上一闪而过的身影,捕风捉影地猜测这种战机的真实本领。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这持续多年的恐惧会随着一个苏联飞行*官意外的叛逃戛然而止。

别连科出身*人世家,却为一己之怒背叛祖国与亲人,投入敌营怀抱。他的叛逃固然有特定的时代背景,但是对于*人而言,依然是永远无法被理解和原谅的行为。

参考资料

[1]史春树.苏联“最高调叛逃者”戳穿冷战神话.青年参考..11.9

[2]王夕阳.别连科事件始末.吉林大学..

[3]张翚.米格-25:实战令美*屡屡难堪.中国国防报..2.18

[4]李思祺.一架被叛逃飞行员偷走的苏联神秘战机.界面新闻..9.24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联飞行员被上级训斥,驾驶战机叛逃,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