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永远都是利益第一,各国对外战略的出发点,无一不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但这不意味着国与国之间全是利益,有时候,情义也很重要。事实表明,伊朗身处险境之际,俄罗斯的挺身而出没有白费,匈牙利急需帮助之时,俄罗斯的雪中送炭也很有用。
当美英法德致力于用“整齐划一”的姿态对俄施压时,普京收获了至少3条好消息。
第一件事,伊朗给俄罗斯送“厚礼”。伊朗为俄罗斯提供无人机,已经不算什么秘密了,一开始,当美欧以色列指责伊朗这么做的时候,伊朗没有承认。但没过多久,伊朗坦率承认了这件事,同时还强调了另一件事——伊朗无人机抵达俄罗斯的时间,是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而不是普京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之后。
当然,这只是伊朗的单方面说辞,美国和北约不会信。但不管怎样,伊朗为俄罗斯提供无人机是不争事实,在土耳其拒绝对俄出口无人机的情况下,伊朗伸出援手,无疑会让普京长舒一口气。
问题在于:放眼全球,有实力且愿意为俄罗斯提供无人机的势力,可以说屈指可数,几乎就只有伊朗了。
然而,在俄乌冲突悬而未决、美国不断火上浇油的情况下,伊朗此前为俄罗斯提供的无人机,只能帮俄罗斯缓解燃眉之急,却无法改变战况。
怎么办?
伊朗想了一个妙招,那就是在俄罗斯本土生产和组装无人机。
11月21日,《华盛顿邮报》透露,美国情报官员表示,就“在俄罗斯本土生产伊朗无人机”这件事,俄伊达成了协议,伊朗开始向俄罗斯转交设计图和零部件。
美国情报机构认为,年,俄军会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俄罗斯生产的伊朗无人机”。
《华盛顿邮报》还透露,根据俄罗斯和伊朗之间的秘密协议,伊朗还会为俄军提供导弹,到时候,俄军会用这些导弹攻击乌克兰地面目标。伊朗甚至有意为俄罗斯提供弹道导弹。
持类似看法的还有以色列。以色列官员警告伊朗称,如果伊朗为俄罗斯送上弹道导弹,那么以色列将考虑为乌克兰提供高精度导弹。
此外,美国以色列还打算举行联合军演。以色列总参谋长科哈维认为,美国和以色列正处于关键时刻,伊朗及其支持者正在发起行动,以色列和美国需要针对伊朗。
此前,美国和以色列一口咬定称,伊朗在11月15日攻击了以色列油轮。
隐约可见,随着伊朗不断给俄罗斯送厚礼,以及内塔尼亚胡卷土重来,中东会出现新的变数,等待伊朗的,将是美国和以色列发起的强硬挑战。
不过话说回来,普京一向恩怨分明,美国如此针对伊朗,与伊朗力挺俄罗斯密不可分。无论是与俄罗斯携手“去美元化”,还是为俄罗斯提供武器,伊朗都惹怒了美国。从这个角度看,一旦美国以色列决定对伊朗动武,俄罗斯绝不会坐视不理。
患难见真情,落难见人心,用这句话去形容俄罗斯和伊朗之间的深厚情谊,再合适不过。
第二件事,沙特也给俄罗斯准备了厚礼。事实表明,美国情报机构的那句“伊朗军队准备攻击沙特”,确实是信口开河。美国一边制造紧张氛围,一边承诺美国会保障沙特安全,很可能是为了给拉拢沙特制造机会。
此前,因为沙特违逆白宫、欧佩克拒绝增产石油等原因,沙特和美国闹得很不愉快。拜登还警告了沙特,白宫甚至释放了“准备制裁沙特”的强硬信号。
然而,面对美国施压,沙特不但没有让步,反而越发强硬,美国对此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
或许是为了试探沙特,美国又释放了一个信号——沙特和欧佩克有意增加石油产量,规模为每天多生产50万桶。
《华尔街日报》表示,沙特这么做,可能是为了修复与美国之间的裂痕,美欧正在严厉制裁俄罗斯石油,沙特此举可以增加能源供应。
但在11月21日这天,沙特否认了这件事。沙特透露,欧佩克单日减少万桶石油的决定,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需要采取新的行动,比如再次削减产量,沙特会及时做出决定。
沙特的言下之意无非就是:美国不要无中生有了,短时间内,沙特不会选择对美国低头。
对美国而言,沙特拒绝妥协无疑是晴天霹雳,俄罗斯却乐见其成,沙特减产石油可以让全球能源价格居高不下,这符合俄罗斯的利益。当然,这与美国利益背道而驰,因为拜登没能够解决美国能源危机的原因,美国民众没少讽刺白宫。
第三件事,匈牙利替普京发声。为了与俄罗斯讨论“如何深化合作”,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决定,再次亲赴俄罗斯,这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倍感不快。
美国驻匈牙利大使普雷斯曼表示,俄罗斯导弹正在从莫斯科飞往乌克兰儿童游乐园,匈牙利外长却要飞往莫斯科,与俄天然气企业举行会谈,这令人不安。
对此,西雅尔多表示,作为匈牙利外长,他需要考虑匈牙利的利益,他一般不会就美国务卿布林肯的出访发表看法,美国大使也应该做到这点。
西雅尔多还给了美国一个下马威,称他去俄罗斯参加活动符合匈牙利的利益,美国大使无权就此事谴责匈牙利。
匈牙利还强调,任何制裁都不能限制匈牙利的能源供应,欧盟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得不偿失,匈牙利不支持针对俄罗斯能源的制裁。
这段时间,匈牙利没少谴责德国和美国干涉匈牙利内政。欧尔班始终认为,欧盟之所以会面临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局面,与对俄制裁密切相关。
因为匈牙利多次替普京发声、拒绝为乌克兰提供武器、否决欧盟对俄制裁方案的原因,美国和乌克兰没少警告匈牙利,结果却踢到了铁板上。
从始至终,匈牙利就不愿意为美国利益买单。
替普京发声的还有印度,印度释放的信号很明确,那就是会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还会与俄罗斯扩大本币结算规模,这符合俄罗斯的利益,也符合印度的利益。
印度认为,美国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的行为不合适,这给各方势力提了个醒。
不可否认,美国实力确实强大,但这不意味着所有国家都要听美国的。世界局势变了,如果美国不知悔改、坚持推行霸权主义,假以时日,等待美国的必然是群起而攻之。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永远延续霸权,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如此,现在的美国也不例外。
多长点心吧,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