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历史:阿明与马蒙争夺哈里发之位始末
关键词:兄弟相残、穆罕默德
前因
伍麦叶王朝的王位继承制度是不明确的,因此当前一任哈里发去世之后,他的继承者们往往为了争夺君主之位而发生争斗。
▲伍麦叶王朝
后果
马蒙为了击败阿明,允许塔希尔建立自己的王朝,这是阿拔斯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割据的王朝,随着哈里发权势的衰落,帝国陷入四分五裂。
▲阿拔斯王朝
过程始末
一、继承制的错误
公元年,阿拔斯王朝前任哈里发之子马蒙自称东方的哈里发,由此挑战其兄长哈里发穆罕默德·阿明。两年后,马蒙攻占了巴格达,阿明自杀,前者正式成为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第七任哈里发。
当哈里发哈伦·拉希德死于镇压呼罗珊地区人民起义途中时,他才44岁,但尸骨未寒,他统治下强盛的帝国就已经陷入了内乱之中。
他有两个儿子,长子阿明是皇族公主所生,是纯正的阿拉伯人,而次子马蒙则拥有波斯人的血统,却因母亲只是一位奴婢,地位低下。
▲哈伦·拉希德(~)
阿巴斯王朝的哈里发继承制度并不明确,通常由在任君主挑选一位最有才能的儿子或者亲属担任储君,因此阿明和马蒙都有机会成为哈里发。
哈伦·拉希德固然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却做出了一个愚蠢的决定,他指定了阿明为他的第一继承人,却也让马蒙担任第二继承人,意味着阿明之后将由马蒙接任哈里发之位。这就断绝了阿明让自己的儿子出任储君的可能性,埋下了隐患。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哈伦阿里发在生前就将阿拉伯帝国分为两半,阿明获得以巴格达为中心的西部地区,而马蒙则获得波斯地区,包括了今日的阿富汗、伊朗等地。国有二君,由此阿拔斯王朝的分裂与内战也就不可避免。
▲年的阿拉伯帝国领土
二、哈伦·拉希德驾崩
阿明似乎早就知道自己的父亲此次出征,就是一去不复返。因此他预先就让一支原本属于弟弟马蒙的军队跟随自己的心腹出征,等到父亲不幸驾崩于镇压途中,就立刻将这支军队返回巴格达。
由于军队的眷属都被阿明的属下控制,他们也就不得不转投阿明,而背离了原本的主人马蒙。战事还未发生,阿明就让马蒙损失了为数不少的士兵,也跟他撕破了脸:即位不久,阿明马上废除了马蒙的继承人身份,改让自己的儿子穆萨成为王储。
敌人并不会坐以待毙,更何况对方掌握了阿拉伯帝国的半壁江山。马蒙的反击很快就开始了,他以自己担任总督的呼罗珊地区(大约在今阿富汗、伊朗、土库曼)为基地,发动了同阿明的战争。阿拉伯人拥戴阿明,波斯人则支持马蒙,阿拔斯王朝终于走向了内战。
在这场内战之中,马蒙相当倚重自己手下的一位将领塔希尔。塔希尔是呼罗珊地区的行政长官,能征善战。在长达四年的战争之中,塔希尔一直指挥着马蒙手下的军队。相比于马蒙,阿明的才干明显不足。虽然他在王位继承战之中先发制人,但是马蒙还是后来居上。
▲大呼罗珊地区
三、兄弟残杀
公元年,马蒙自称哈里发,在名义上废除了阿明的哈里发之位。而接下来两年,塔希尔指挥波斯军队一路高歌猛进,终于在公元年攻破巴格达,阿明被迫投降。
不久之后被处死,自此阿拔斯王朝的内战告一段落,马蒙成为实质上的哈里发,统治着广袤的阿拉伯帝国。
不过,帝国的盛即而衰还是注定发生。
四年内战,摧毁了帝国内部的经济,许多城镇毁于一旦。马蒙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当然他是一位优秀的君主,帝国在他的治理下暂时恢复了生机,可终究不能同以前相比。
马蒙作为一位爱好学术、赞助学术的君主,被载入史册,同时他也是阿拔斯王朝最后一位统治阿拉伯帝国全境的君主。因为正是他让帝国陷入分裂。
为了赏赐塔希尔,马蒙给予了他无上的荣誉,并让他担任帝国核心伊拉克地区的总督。公元年,塔希尔被马蒙任命为波斯和东方行省的总督,并且将马蒙的发祥地呼罗珊作为塔希尔家族的世袭领地。
由此,塔希尔统治着包括今阿富汗在内的阿拔斯王朝东部的广大地区,并且将马蒙原先的首都木鹿城作为自己的首府。
▲塔希尔王朝极盛疆域
此后,塔希尔的行为愈发无礼。他在两年之后,便命令当地的穆斯林不得在祝福仪式时提及哈里发马蒙,而是只能为自己祈福。
同时,呼罗珊的货币也不再出现哈里发的名字,塔希尔统治的区域已经实质上独立于阿拉伯帝国,尽管这个王朝名义上还是臣属于阿拔斯王朝。
马蒙显得有些无可奈何,在塔希尔离奇死亡后,还是让他的儿子继承了呼罗珊地区,此后,塔希尔王朝的独立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阿富汗地区也开启了塔希尔王朝的统治。
▲九世纪初的黑衣大食
结论
由于哈伦的错误决定,阿拔斯王朝在公元九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结束时陷入了内战。尽管马蒙在与阿蒙的内战中获胜,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哈里发时代,但由于他将帝国东部赏赐给了塔希尔,而后者建立的塔希尔王朝开启了阿拉伯帝国的分裂与衰落。
《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统治初探》《亚洲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