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人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为了模仿苏联T-54a型中型坦克,造出了一个怎样的军事装备吗?这个军事装备叫什么名字?它有怎样的性质?它的研制过程又是什么样的,它后来又经历了怎样的优化呢?
一:大鹏一日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其实这坦克的名字叫做59式中型坦克,它的中国研制代号叫做wz,所以中国人就简称它叫59式坦克。它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中国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然后想要制出一种新型的武器装备。
但是那时候国内的技术人员和技术经验等方面,都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所以能自发研制的能力相对而言还是薄弱的。那怎么办呢?遇到困难就不搞研发了吗?当然不是。
国人就想着与其先自己闷葫芦搞装备,还不如先模仿别人优秀的东西。于是国人就翻阅了众多资料,国人就看到了苏联T-54a型中型坦克,觉得这大家伙非常厉害。然后慢慢的就参照模仿这架原型,最后就在年时,中国的土壤上就正式孕育出了59式中型坦克。
这坦克服役的时间是年,定型的时间也是在这一年,实际研制的时间是年到年。中国人很聪明,仅仅只是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是指动手造),就还真的把这个大家伙给搞出来了。
那么59式坦克研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样子的呢?这点得从第1次世界大战和第2次世界大战开始说起,那时运用到的先进武器装备数量,远超人们的想象,最常见的中原作战武器就有坦克。
想要发展陆军突击力量,怎么可能能缺得了坦克呢。所以说一个国家想要发展自己的陆军主导地位,并且在国际上打造陆军强国的形象,没有坦克根本不行。
上个世纪50年代初,中国也才刚刚建国后不久,工业都还没开始完全起步,又哪来那么多底蕴去搞坦克呢?所以综合一对比之下,那中国人就开始伤心了,觉得自己家的坦克比国际上的坦克发展起步要晚了将近30年到40年的时间。
但是中国人什么苦没有吃过呢,有很多军事专家想着,那研制坦克肯定是要研制的,但也没必要灰心丧气。毕竟在年到年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境内还是有几个坦克修理厂的。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这些工厂里就有关于坦克修理的经验书籍和老师傅。
既然有人才,也有理论知识,那么自己去搞坦克工业怎么可能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呢?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就拉开了自己去搞坦克工业的序幕。
新政府建立初期,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在二战落下帷幕之后,中国虽然作为战胜国,但是在国际战场上并没有分到多少利益。尤其是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中国也抢不过美国和苏联,所以人才和工业产品并没有被拉回国内。
从实际情况考虑,中国在新中国刚建立之后的一段时间,大部分东西都依赖苏联。中国人想要从苏联那边去进口坦克,但是规模相对而言比较小,国人只是想要通过少量的进口坦克来满足部队军事发展的急需。
可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政治和国际战略布局是一个非常尴尬的状态。因为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打好这场战中国人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装备呢?
虽然武器装备的确是落后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但是中国人也不是啥都没有。中国也在这场战斗中投入了大量的设备,从苏联引进了坦克团的装备。
在这些进口的武器装备当中,中国人就第1次看到了T-34和T-85中型坦克。这些大家伙不论是装甲能力,火控能力,还是机械反应程度等各方面来看,给了中国人莫大的信心。
再到年11月,中国又少量的从苏联开始进口了一些重型坦克,比较典型的就是IS-2重型坦克。后来合作多了之后,苏联就向中国人开始介绍他们还有SU-自行火炮。
因为用得顺手了,中国军人便开始对苏联的军事装备给了不少好评。在年到年这5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在苏联那边进口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数量就达到了47辆(并不少)。
但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竟然也可以让国内的装甲兵的坦克装备技术第1次与世界同步。那么,这么高的成就是哪一台坦克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在国际坦克排名上落后的现象呢。
这个大家伙就是来自于苏联的T-54中型坦克和它的改进版本T-54a。但是要注意,这两辆坦克并不是实际的东西,只是中国人从苏联那边想了很多办法得到的样车,他们不可能会被中国人开到战场上去实战的,因为他只是一个样车。
但没关系,这对于中国人去研制坦克来讲已经很有帮助了。中国人当时非常开心,要知道苏联研制的t-54和t-54a,在那个时代看来已经是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处于国际一流的坦克水平了。
所以当中国人引进了这两种坦克之后,也就进一步帮助了中国装甲兵的坦克装备技术不断迈前,处于与世界同步的状态。正是因为这两个大家伙的到来,中国人开始陷入沉思:
为什么中国这么一个大面积的国家,人口数量这么多,而且又在不断的发展农业和工业,甚至是教育,为什么自己不能提供人才去研制出属于自己的坦克,还要去依赖苏联呢?
虽然两国关系在那时看来还算不错,可以继续依赖进口。但是如果有一天两国关系变冷或者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无法依赖进口时,那中国又该何去何从呢?
自主搞研制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可那时候请不起多数来自国外的先进性坦克人才,中央也想了很多办法,马上就把T-54a定为基础,让一些组织挑选出来的培育型人才去进行仿制生产。就让他们在一边拆一边学习的过程中,去总结自己的坦克经验,这就是中国人研制坦克的第1步。
出于外交和政治以及国际战略布局等各方面的考量,中国趁热打铁与苏联方面取得了友好交涉,并且也成功从苏联那边得到了T-54a中型坦克的图纸和生产工艺,并且一拿还就是这个大家伙的全套图纸。
这个好消息传回国内之后,中国人就开始动手去建造属于我们的第1家坦克制造厂了。这家工厂的全称叫做内蒙古第一机械厂,现在人们称它是厂,也称它是包头一机。其实都是指这个坦克制造厂,它的动工建设时间是年的4月份。
可是坦克工厂建造出来了,不代表这家工厂马上就能够生产坦克。在年到年这一年的时间里,工厂内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部都是在学习设计和研究坦克制造工艺和技术文件的状态中。
他们不断的去翻阅图纸,去学习理论知识,额外会在抽出一些时间去动手去实践,但要注意这还不是生产的阶段。时间直到年年底的时候,属于中国人的国产T-54a终于慢慢的在流水线上开始生产起了一些零部件。
然后到了年时,中国人终于全面掌握了T-54a的全部生产技术。并且在那一年年底时,厂还交出了一份好成绩单:中国坦克专家终于搞出来了一辆国人自己造的T-54a中型坦克。
别看是模仿别人还模仿了那么长时间才搞出一辆坦克,但是这对于百废待兴的国家而言这就是好消息,值得国人肯定。所以在年10月1号这个伟大的国庆节时间,首批生产的T-54a就参加了那一年的阅兵式。并且直接派出了32辆公开亮相,引起国人一度欢呼。
59式坦克不是中国坦克历史中负能量的体现,哪怕它的制造过程是以仿制为主,但是59式中型坦克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告别了不能自主生产坦克的过去。国人把时代的篇章终于翻新了一页,模仿别人这一段路已经走完了,接下来就是自主搞研发的阶段了。
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回顾59坦克的总体布局,虽然它保留了前身的基本特点,但是也融汇了一些国人的新技术,算是把它的原型魔改了一遍,最后改到亲妈都不一定认识了。
它一辆坦克身上携带了34发炮弹,右前方还装载了一个弹药箱,里面有20发炮弹。左边的固定夹板上装载了两发固定弹,右边的夹板上固定的弹药数量是4发。
在防护系统设计方面,59式中型坦克装载上了垂直夹板的防浪板,驾驶员右边的车体旁边还有电瓶和燃烧料。指挥塔上有潜望镜,还有度可以旋转的指挥塔。在车塔的最前面,还被装载了一个TPK-1瞄准镜,以及一个mk-4型潜望镜。
在武器系统设计方面,59式坦克装有一门59~毫米的线膛炮,最大射速是每分钟可以发射7枚火炮。坦克身上装载有12.7毫米的高射机枪,这是它的辅助武器。
另外还有年款式的毫米坦克炮长瞄准镜,这是观瞄设备,另外还搭载了高低瞄准速度为0.05-10度每秒的稳定器。在穿甲弹药方面,坦克上还搭载有БР-式穿甲弹、БР-Д式被帽穿甲弹等。
在动力系统方面采用了v型12缸水冷柴油机,功率可以达到马力,每分钟可以转动下。有能力保证每小时达到50千米的最大速度,在越野的状态下59式中型坦克还可以保证每小时行军20~25千米。
那么59式坦克的历史意义重不重要呢?当然重要,除了前面说它是划时代的转折点之外,人家还担任了包括年到年这10年的动乱时期,固守中国国界安危长达20年的时间,直到国家的社会秩序恢复了稳定之后,人家才快速优化和退役的。
在59式坦克之后,很快就延伸出了其他的坦克型号。比如说59-1坦克,59-2坦克59-2a坦克和59-D1坦克等。那么这样的好消息,仅仅只是中国人会感到开心吗?当然不是。
在国际上,中国人仿制苏联的中型坦克后并研制出了自己的坦克,就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向中国进口这样的军事武器了。比如说首当其冲的就是巴基斯坦,人家在年时就向中国一口气定下了80辆的59式坦克和衍生产品。
巴基斯坦用得好了之后,马上就成为了老顾客。人家在年时,又继续订购了辆59式坦克。再到年、年、年、到上个世纪年代末时,他们都不断的向中国交付订单,在中国进口的59式坦克数量早就已经过万了。
紧接着就是伊朗。伊朗其实并不是太穷的一个国家,而且他们一直忙于战争,需要武器进口。就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伊朗当时也想从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先进、科技国家进口一些比较优质的武器装备。
但是战争容易拖垮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了战略布局考虑,伊朗也与中国签订了59式坦克的合作书。在第1次交付过程中,伊朗就一口气拿下了中国辆59式坦克,后来又进口了辆来自中国的69式坦克。
虽然说中国人的制造能力的确很强,但是说白了,59式坦克并不是按照苏联中型坦克1:1模仿出来的产品。它是加上中国坦克专家设计出来的一些新型理念,优化出来的一种产品。在那个时代看来,也算是帮助了中国坦克技术进步,维护了国家安全,并带动了军事交易的收入。
既然客户变得越来越多了,那么关于59式坦克的评价自然也会变多。这时候一些用过觉得很不错的国家便给出了好评,像巴基斯坦就说:来自中国的59式中型坦克的火力很强,装甲防护能力优质,还有超强的机动性能。
但相对比其他的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而言,59式坦克的重量更轻,而且占地面积更小,设计结构简单牢固可靠,使用和维护都更加便捷。
最重要的是,巴基斯坦人民觉得中国在出售了59式中型坦克之后,为他们提供了比较好的售后服务。他们如果遇到了维修或其他问题,中国专家也会及时解决。
但是59式坦克的时代已经是过去式了,它标志着中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坦克发展的成绩。直到年,中国所拥有的先进型坦克越来越多,比如说99式坦克,98式坦克等等,都处于世界一流状态,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
本文由全球劳斯机原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