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哪家医院好 http://www.txbyjgh.com/m/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渠纵横、水运便利,非常有利于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因此当地也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地区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块宝地,石材、木材、金属等自然资源却严重匮乏,但这些资源又是一个文明繁荣兴盛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两河流域虽然缺乏各类矿藏,却能大量产出牛羊牲畜,以及大麦、小麦、椰枣这类的谷物,而上述这些却又是两河流域的周边地区所急剧缺乏的生活必需品。从两河流域流向波斯湾沿岸的商品中,谷物、羊毛和其他纺织品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中后两者更被当地人视作是一种奢侈品。这种不平衡的商品分布,促使了早期国际贸易体系的产生。
迈入青铜时代:铜锡的进口
其实早在旧石器时代,古两河流域就存在与域外进行贸易交流的现象,当时主要交易货物是黑曜石。黑曜石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有着密切联系,黑色有光泽,质地与玻璃类似,同时也比较坚硬、锐利,对上古时代的人类来说,是非常理想的制作石器的原料。[1]两河流域并不出产黑曜石这类资源,反而安纳托利亚却盛产这类矿石,不少两河流域遗址中出土的黑曜石制品均来自北方的凡湖周边地域。[2]
进入青铜时代以后,黑曜石作为工具的功能逐渐被青铜所替代。青铜主要分两种,最早出现的是砷青铜,另一种是锡青铜,因是冶炼过程中含有剧毒,所以逐渐被后者取代。[3]两河流域最早的锡青铜,则于基什的一处早王朝时期的坟墓被发现。
黑曜石贸易路线
虽然两河流域缺乏锡铜矿藏,但埃及东部沙漠、阿拉伯半岛西部、伊朗高原均有锡矿分布,根据残存的楔形文献则表明,古代两河流域的锡源更应该来自东部,而且这些锡资源还于公元前三千纪中期经两河流域流通到了安纳托利亚和地中海东岸地区。[4]
波斯湾作为古代两河流域主要对外贸易交流渠道之一,铜是这条贸易路线中最重要的商品。在公元前三千纪中期,铜矿进口还不算特别多。但到公元前第二千纪初,个别文献已经显示至少有18吨的铜矿穿过海湾到达美索不达米亚。[5]但铜矿来源并不唯一,除了波斯湾沿岸的阿曼半岛和伊朗高原外,地中海东部和安纳托利亚均有铜矿分布。
就生产技术与应用而言,在乌鲁克文化(约公元前年~前年)和杰姆代特奈斯尔文化(约公元前~前)时期,两河流域南部的冶金技术就已迅速发展。到早王朝初期,两河流域的铜匠便已经生产了各种铜制艺术品、器皿、武器、农具等,虽然此时大多数生产设备仍然以石制为主,直到早王朝后期,锡青铜在当地仍然不算常见。[6]但铜制品迅速取代了石制品,尤其是在阿卡德王国时期,铜的消耗更是显著增加。[7]
经过分析比较古代两河流域铜消费量的变化,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前萨尔贡(阿卡德王国开创者)时期和后萨尔贡时期。前一阶段的铜,主要作为奢侈品进口,在后一阶段,铜则是生活必需品。随着生产资料中的石材越来越多地被铜所替代,美索不达米亚的经济发展也变得更为依赖于铜的进口。[8]
奢侈品贸易:青金石的畅销
青金石之路是一条比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的国际性贸易商路。青金石是一种不透明的半宝石,在古代两河流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装饰材料和宗教圣物广泛使用,十分受到古代两河流域乃至埃及贵族的青睐。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乌尔王陵出土文物——“陷在灌树丛中的公羊”,其羊角、羊毛、和眼睛便是用青金石制作的。但青金石工艺品也经常以珠子的形式存在而流通于古代两河流域,主要原因在于珠子体积小,便于运输。
但问题在于,两河流域并不出产这种宝石,即使是毗邻两河流域的小亚细亚、伊朗高原也同样没有它的矿藏,距离两河流域最近的矿藏地则在数千多公里外的阿富汗高原的巴达克山地区。大约自公元前年起,青金石作为奢侈品从阿富汗的巴达克山地区输往两河流域,并有部分统治者对来自阿富汗的青金石实行了垄断贸易。
美索不达米亚早王朝分期
目前,考古学家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等多地均已发现大量有关青金石生产和加工的考古证据,其中包括一些钻头、工作碎片和未完成的人工制品。[9]结合这些地区出土的青金石加工品,学者们发现它们的质地、光泽和两河流域出土的青金石工艺品较为一致。历史学者们据此认定,原产地为中亚的青金石,一部分是通过伊朗高原的陆地商路长途跋涉到两河流域,另一部分则先经印度河流域的麦鲁哈中转,再通过海路越过波斯湾抵达。也因此,两河流域凭借其世界十字路口的特殊地理位置,也一度成为古代青金石贸易中心而兴盛繁荣。不过在中青铜时代,青金石贸易一度出现了萎缩,在两河流域南部变得极为罕见,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和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突然衰亡有关。[10]
除了进口已加工成型的青金石工艺品外,两河流域也进口了不少青金石原料。在加喜特王朝时期,青金石原料就曾被巴比伦王室作为礼物赠予埃及,知名的埃及图坦卡蒙王的黄金面具上也有青金石的镶嵌。到了公元前第三千纪后期,青金石开始通过贸易流向安纳托利亚中西部,但爱琴海周边地区却基本处于青金石贸易路线以外,直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才有零星的青金石流入。[11]青金石也是两河流域输入安纳托利亚的重要商品之一,它在阿淑尔城的价格约是白银的一半,但到安纳托利亚后便能涨到白银的两三倍价格,对亚述商人来说,是十分暴利的商品。
乌尔军标
然而到了公元前一千年,青金石在中东地区的地位却逐渐被玻璃所取代。玻璃的由来,据信也是因为青金石的开采、加工、运输过于困难,中东人民试图找出青金石的代替品而意外诞生的,因此当时这种玻璃在古埃及的阿玛尔那文书中也被称作是“窑炉里的青金石”。[12]
体系的构建:日益规范化的商业行为
既然两河流域不能出产金属等自然资源,那两河流域古代邦国除了通过军事掠夺外,就只能通过商业贸易的方式从它地获得自己的必需品了。尤其是对古亚述而言,商业贸易已经成为版图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
古亚述时代,亚述商人便已在安纳托利亚和叙利亚地区建立起数十个商业据点,也可称之为“商业殖民地”。这些商人使用驴子作为主要运输工具,从两河流域北部的阿淑尔城(古亚述城)出发,负责纺织品以及锡矿等货物驮运至安纳托利亚地区,最后再将驴和货物一同出售,以换回当地的金、银等贵金属。但亚述本地出产的纺织品却只一般,质地并不如巴比伦尼亚出产的更加精良,而亚述商人为了供货源的稳定,就只能积极拓展与巴比伦尼亚的贸易关系了。[13]
陷入灌木丛中的公羊
安纳托利亚经济状况与两河流域不同,供需、汇率都有所差异,这使亚述商人可以在当地购买便宜的白银,然后可以将其用于下一次交易。在安纳托利亚,锡的价格至少是阿淑尔城的两倍,而各种质量的纺织品所售出的价格也是其之前购入价的三倍。亚述人建立的贸易网络既不是基于生活用品的采购,也不是基于本地商品的出口,而是纯粹通过商业交易,来获取比最初投资多得多白银,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14]
而亚述商人在本国内,也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严格垄断黄金的交易,实行黄金专卖制度,禁止非亚述人从事黄金的买卖,一般认为这是因为亚述需要用黄金从苏萨购买锡矿资源所采取的必需之策。虽然黄金无法在亚述地区自由流通,但白银却被普遍接受为付款方式。古亚述对待商人也有类似的政策,其在域外拓展的商业据点也专门设立了监督管理商人的官僚。
古巴比伦对贸易的管理也进一步深入,不但设立了专门负责商业贸易的官僚,同时还在一些河道上设立了检查站,只允许携带“国王泥板”的船只才准许通过。一些商人完成交易后,还要专门向政府或神庙缴纳一笔赋税。在努济,一些商人还有着王室背景,专门代替王室对外经商,经商账目都要接受王室审核、登记,定期领取固定工资。
贸易路线
随着贸易网络的进一步扩大,长途贸易商队也常常和各国使团一同出访外国,并因此形成了约定俗成在沿途进行保护的协议。[15]同时也因为国际贸易的需要,而阿卡德语逐渐成为近东国际贸易中通行的语言。[16]
综上,我们能看出,自从公元前四千纪,以乌鲁克为代表的两河流域文明逐渐兴起后,两河流域便逐步构建起了一张沟通四方的区域性贸易网络,涵盖了伊朗高原、安纳托利亚、波斯湾周边、地中海东岸和埃及等地,并以阿淑尔城为中心,向四周辐散,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区域性贸易体系。[17]
参考
^张富强.地中海和西亚地区黑曜石考古含义述略[J].世界历史,(04):-.
^国洪更.亚述赋役制度述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刘昌玉.从“上海”到下海:早期两河流域商路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Weeks,Lloyd.EarlymetallurgyofthePersianGulf:technology,trade,andtheBronzeAgeWorld.Brill,.
^Edens,Christopher."DynamicsoftradeintheancientMesopotamian“worldsystem”."AmericanAnthropologist94.1():-.
^Weeks,Lloyd.EarlymetallurgyofthePersianGulf:technology,trade,andtheBronzeAgeWorld.Brill,.
^Edens,Christopher."DynamicsoftradeintheancientMesopotamian“worldsystem”."AmericanAnthropologist94.1():-.
^Edens,Christopher."DynamicsoftradeintheancientMesopotamian“worldsystem”."AmericanAnthropologist94.1():-.
^Massa,Michele,andAlessioPalmisano."Changeandcontinuityinthelong-distanceexchangenetworksbetweenwestern/centralAnatolia,northernLevantandnorthernMesopotamia,c.–BCE."JournalofAnthropologicalArchaeology49():65-87.
^刘昌玉.从“上海”到下海:早期两河流域商路初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Massa,Michele,andAlessioPalmisano."Changeandcontinuityinthelong-distanceexchangenetworksbetweenwestern/centralAnatolia,northernLevantandnorthernMesopotamia,c.–BCE."JournalofAnthropologicalArchaeology49():65-87.
^谢尔盖,冯筱媛,林英.公元前三千纪至公元前一千纪稀有商品贸易网络中的中亚——以青金石与玻璃为中心的探讨[J].海洋史研究,(02):3-29.
^国洪更.亚述赋役制度述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Palmisano,Alessio.TheGeographyofTrade
andscapes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