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土豪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东未必是美俄新博弈点,普京访问伊朗,想 [复制链接]

1#

普京从19号开始对伊朗的访问,被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是体现了又一轮的美俄在中东地区的争霸或者抗衡。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美俄的实力在中东地区可以说是差距悬殊。俄罗斯过去,现在更没有与美国的势力在中东进行抗衡的能力。

美国自从一战之后开始经营中东地区以来,在这个地区的投入越来越大。在冷战期间,先是搞了八个大条约和中央条约组织,最初是几个保守君主国向当时的伊拉克和伊朗。

后来以色列、沙特和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从70年代末到现在,伊朗和美国的关系都是非常非常的糟糕,美国实际上在中东丧失了一个很重要的立足点。

但是,美国有失,更多的是得。

美国通过中东海合会的保守派、君主国,把沙特以及海合会的六个君主国全部拉到了自己的战车上。

这些国家全部都是重要的产油国,而且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土耳其是北约非常不听话的一个国家,但它毕竟是在北约的卵翼之下,也不得不依靠北约的保护伞。

不管是冷战期间也好,还是冷战之后也好,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都是第一位的。

而俄罗斯包括其前身苏联,在中东的地位始终是摇摆不定的,而且都是缺乏存在感的。

俄罗斯扶持了叙利亚的阿萨德父子。但是实际上叙利亚内战开战之前,叙利亚阿萨德父子跟俄罗斯的关系是非常非常的糟糕的。

现在,他们跟俄罗斯关系改善的原因是因为其受到了更严重的威胁,国内的分离主义、颠覆主义以及国际恐怖主义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阿萨德父子会被西方排挤,只能去依赖俄罗斯和伊朗的支持,跟沙特有石油方面的合作,但那只是一种利益的合作。

所以,俄罗斯实际上在中东是一个非常没有存在感的角色。除了在叙利亚,在哪里还能找到俄罗斯的痕迹?

可能有人会说伊朗,但实际上伊朗现在处于一种孤立状态,它不得不和俄罗斯保持一个比较密切和友好的关系,但是伊朗也时刻提防着俄罗斯的一些非分之想。

普京19号开始对于伊朗的访问,是紧接着美国总统拜登对以色列和沙特的访问之后去的。拜登的访问,虽然曾经有人说是为了打压油价,但实际上,油价在访问之前已经有所下跌。

不管怎么说,美国通过这一次拜登当任以来首次中东之行,可以证明美国在中东战略的基本格局就是大三角,美国、以色列和沙特。

这个布局的目的主要是巩固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存在中更重要的一环。

普京去是不是也要巩固俄罗斯在中东的什么呢?我觉得在目前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俄罗斯处于空前的国际孤立的情况下,他还考虑不到这么多,实际上是别无选择。

乌克兰战争开打以来他还没有去过的国家当中,相对来说大一点的就只有一个伊朗了。在伊朗还可以跟一些第三方的国家领导人碰头,也能够做一些打破孤立的尝试。我们已知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德黑兰和普京已经碰了一次面。

另外,有些朋友说,此次会见可能还有一些具体的合作的细节。目前,公开台面上的合作比较有限。

第一点,伊朗方面的哈梅内伊表示了一下对于北约霸权的共同的反对和抵制,这一点基本上是俄罗斯和伊朗进行高层外交活动必然谈到的事情。

第二点,双方讨论在俄罗斯和伊朗的双边贸易当中,能否去掉美元结算这个环节,直接使用双方的本币。双方原则上达成这个协议和共识是很容易的,但是具体的操作恐怕还是非常难的,其他的方面的话也很难。

第三点,在伊朗的这个平台上和第三个国家、第三方的领导人会面。伊朗本身也是受制裁,而且也是受孤立的。所以,能够在伊朗会面的外第三国的领导人也就几个,例如黎巴嫩,叙利亚和土耳其。

这次,普京见了土耳其的埃尔多安。埃尔多安有一个当地区大国领导人的雄心,他有自己的政治目的,所以他愿意在这里和普京会面。

但是此次会见有一个细节,在这次在德黑兰与普京的会面当中,普京等了埃尔多安。这就是一个引子,可以看出普京要想通过伊拉打破国际孤立是有多大的难度。

最后,用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首席发言人在评论普京去访问德黑兰时说的一句话,很恰如其分:普京无可奈何之下访问德黑兰,这件事本身就反映了普京在国际上是何等的孤立无援。

这句话也很形象生动地描述出了普京和俄罗斯在2月24号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国际孤立是达到了多么深刻的程度,以及普京的中东行对这种国际孤立的打破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