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7月2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和伊朗总统莱希进行通话,马克龙敦促伊朗尽快恢复履行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莱希则谴责“美国和欧洲国家的非建设性立场和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通话长达两个小时,而有关于伊核协议的问题应该占比不多,或者说只是其中一部分。外媒报道,该通话还讨论了加强双边合作以及区域和国际问题,包括粮食和能源安全。
中东地区最近可是个香饽饽,拜登和普京先后访问,现在欧洲也有动静了。不过马克龙并没有向传统的西方盟友,比如以色列等国求援,而是转头望向“反美先锋”伊朗。
要知道,伊朗可是前不久刚刚跟俄罗斯签订了一系列协议,难不成欧洲的风向要变了?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看一下,马克龙这次通话,究竟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第一点,法国并非首次跟伊朗接触。
自打美国有意放宽对伊朗制裁后,法国就是最积极跟伊朗接触的国家之一,马克龙也不止一次致电伊朗最高领袖。
从欧洲自己的角度来讲,肯定希望在能源、粮食、工业品等方面的进口更多元化,伊朗本身就是产油大国,但受到特朗普政府的制裁后销量锐减。
眼下欧洲经济下行压力极大,拜登的中东之行收效甚微,怕是真的顾不上欧洲现状。
欧洲想在中东搭上线,一来不能跟美国的战略利益产生直接冲突,二来也不能跟俄罗斯陷入无休止的博弈中。
俄伊关系的升温得益于美国施压,但两者之间同样是能源输出大国,存在市场竞争关系。
马克龙或许正是看中这点,才选择在这个时机跟伊朗去一通电话。
第二点,法伊有合作的可能性,但伊核协议是绕不去的坎。
从两人谈话的通报我们能看出来,法国是希望加强同伊朗之间的关系,但伊核协议不重新签署并获得多方认可,任何的协议都是一纸空文。
马克龙虽然多次强调实现欧洲独立自主的战略方针,但由于金融资本、国防安全以及价值观跟美国深度捆绑在一起,在很多国际事务上无法实现真正不受外部影响而作出抉择。
此时通话,更多的意义在于劝说伊朗接受美方提出的要求,尽早恢复伊核协议,才好开展接下来的合作。
欧洲的困境可以理解,但伊朗方面不会轻易屈服,不然也不会指责“美国和欧洲各国的非建设性立场和行动”。
第三点,继续扼制土耳其。
马克龙表示,法国支持伊朗反对该地区某国家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的立场等等。
前几天,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借着俄伊领导人会晤的东风,也来凑了阵热闹。有媒体认为,土耳其是想争取普京跟莱希的同意,对叙利亚境内的武装势力采取军事行动,但并未求得两人同意。
这些武装势力的背后是来自西方支持,埃尔多安曾因此事敲过芬兰和瑞典的竹杠,但俄伊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一旦土耳其对叙利亚发起军事行动,相当于触碰两国的底线,因此埃尔多安也不得不紧跟着发表一个联合声明。
正值多事之秋,欧洲也不希望叙利亚再发生什么事端,起码在叙利亚的立场上欧洲还是表明会支持伊朗。
总而言之,马克龙跟莱希的通话意义还是比较重大的。
一方面是欧洲急需寻求更多廉价资源来解决经济问题,二来是伊朗的强硬态度并未更改。双方都是老套路、老手段了。一个想空手套白狼,另一个则坐地起价,反而敦促对方有“诚意”地来谈判。
现在欧洲经济前景并不乐观,法国作为欧盟的政治代表,理应承担起对外的政治建设工作。
相较于美国而言,伊朗等国家对法国、对欧盟的警惕没有特别强,但欧盟毕竟加入到制裁阵营中。所以以欧洲为突破口,说不定真有机会能解开美国的封锁。
中东局势扑朔迷离,美国一直想稳住在该地区的霸权地位,但由于军事实力的抽离和经济重心转移,新一轮的乱局怕是无法避免。
中东或许还会因为石油而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