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英国在美国授意下扣押了伊朗的一艘油轮,并多次表态如果美军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自己会进行支援。这让众多吃瓜群众纷纷认为英国会和美国联合起来施压,同时面对两大强国,伊朗危矣。可没想到的是,伊朗只用了一招,就让美英联盟还未真正有所行动,就要面临土崩瓦解的命运。这一招也不是什么奇招,只能说上天是站在伊朗这边的。
在英国扣押油轮后,伊朗采取了报复手段,也扣押了英国的油轮,可没想到的是,就是这类似“出气”的举动,却产生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让美国和英国产生了巨大裂痕,联盟不攻自破。英国最近首相换了,扣押伊朗油轮是上届政府的所作所为,新任首相约翰逊显然不想为此“背锅”,会担上助纣为虐的恶名不说,持续扣押油轮也是有成本的,而且也不用太过于考虑面子问题,毕竟是上任留下的麻烦,自己没什么包袱。所以,英国希望通过外交谈判化解危机,即双方交换油轮,唯一的纠结点就是谁先释放。而这,显然是与美国指使英国扣押伊朗油轮的初衷是背离的,它肯定不希望英国和伊朗顺顺利利的解决此问题,这样矛盾就产生了。
此外,英国为了避免发生类似情况,就号召在霍尔木兹海峡进行多国联盟护航,目前,法国和意大利已经表示会参与其中,德国、西班牙、荷兰、波兰等国也正在考虑是否会加入其中。而在英国之前,美国已经两次号召在霍尔木兹海峡组建护航联盟了,可每次都是应者寥寥,德国、法国更是明确拒绝了美国的提议。自从欧洲为规避苏联威胁寻求美国庇护以来,美国一直将欧洲视为自己的“后花园”,英国更是外界眼中美国的“铁杆小弟”,可现在,欧洲各国却不听自己的话,反而跟在自己那已经有不听话迹象的“小弟”后面,这让自诩为“老大”的美国面子往哪儿搁?
为什么欧洲各国不愿意听从美国提议,而愿意支持提出相同提议的英国呢?一来是欧洲各国不愿在美国战车上越绑越紧,尤其是法德,一直在寻求摆脱美国控制,争取独立自主;二来是他们认为美伊紧张局势的罪魁祸首就是美国,如果不是美国强行退出欧洲各国大力支持的“伊核协议”,并对伊朗进行全面制裁,局势不会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三来就是如果加入美国组建的护航联盟,不仅会刺激到伊朗,而且一旦美国对伊朗开战,自己也会难以避免的卷入其中。所以,欧洲各国都拒绝了美国的提议,但考虑到己方油轮可能在美伊紧张局势下被误伤,就支持英国提议,准备派出军舰前往霍尔木兹海峡护航。
英国等盟友不听自己的,另起炉灶并把自己排出在外,这自然会让美国头疼不已。这既显示出英国在约翰逊的领导下,不会继续盲从美国,也显示出欧洲大部分国家对美国的疏远态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面临此种境地只能说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