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土豪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游牧民族斯基泰人2何为斯基泰人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因斯基泰自己并没有文字,也没有记载自己族群的文献传世,我们今天看到的对“斯基泰人”概念的界定,基本都是古希腊和古罗马作家的记载,其准确性自然会有很大影响。

“斯基泰”这个词的来源,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现最普遍的说法是说,这个词来源于原始伊朗语的单词Skuda,而Skuda则源于原始印欧词根skeud(推进、射击)。所以Skuda可能就是射手的意思,“斯基泰人”所表达的含义多半是“擅长射箭的人”。还有我们一般将斯基泰人居住的地方称为“斯基提亚”。

最早提到斯基泰人的是古希腊作家荷马。在他的《伊利亚特》中,荷马有提及“希佩摩尔戈死人”(Hippemolgi—饮马奶的人)和“阿比奥斯人”(Abii—公正的人)。斯特拉波认为,荷马是知道斯基泰人的,但那时的人更多称其为“饮马奶的人”,所以荷马也用了这种叫法。在荷马之后西阿德在《名媛录》中称斯基泰“以奶为生,以车为家”,简单的描述了斯基泰人的生活。传说中的阿里斯提阿斯的史诗《阿里马斯普人》记述了斯基泰人迁入黑海北岸的事情:阿里马斯普人击败了伊赛顿人,伊赛顿向西击败了斯基泰人,斯基泰人向西入侵了辛梅里安人的地方(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还提到马萨格泰人击败过斯基泰人。余太山认为可以理解为伊赛顿人击败马萨格泰人,使得马萨格泰人向西击败了斯基泰人。见余太山专著《塞种史研究》)。

公元前5世纪左右,希腊学者们就在作品中开始出现对于斯基泰人的详细描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希波克拉底和希罗多德。希波克拉底在《论空气、水和地方》一文中描述了斯基泰人的生活方式。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探讨斯基提亚的气候环境对于斯基泰人的影响。因为希波克拉底并没有对斯基泰人进行详细的考察,所以他的文章中出现了许多并不正确的描写。希波克拉底认为,斯基泰人身材矮小、身体娇弱、繁殖能力低、缺乏勇气、容易生病,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记载属实,那斯基泰人根本无法游牧)。而希罗多德广泛搜集前人著述,亲自前往黑海沿岸斯基泰人居住的地区取证,获得了大量的基于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因此他对于斯基泰人的记载有相当高的可信度。

斯基泰人在古希腊人心中的形象无非四个特点:

1.饮用马奶—这是古希腊人最早发现的特征,原因是古希腊人并不会饮用马奶。

2.用篷车—篷车是斯基泰人日常的运输工具也是居住的家,不少古希腊作家对此有过细致的描述。

3.骑马射箭—斯基泰人的骑射功夫,给古希腊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游牧生活—并没一个稳定的居所,希罗多罗称之为“最有才智的发现”。

斯基泰人给古希腊人留下的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在许多时候,古希腊人将斯基泰指代游牧民,即游牧民就是斯基泰人。斯特拉波很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说:“基于古代希腊人的观点—正如他们将他们所知道的北方居民统归于一个单一的‘斯基泰人’名下,或者用荷马的语汇将之统称为‘游牧者’,后来当他们发现西方居民时又以同样的方式......把几个民族并到一个名称之下。”同时,斯特拉波也发现,“斯基泰”只能作为集合名词来使用,当地人群的自我身份认同并不是斯基泰:“每一个部落都有其自己的名称。他们全部或大部都是游牧民。”

因亚力山大的东征希腊人有了许多与游牧民接触的机会。这些游牧民与黑海以北的斯基泰人的服饰和生活方式相似,并且也擅长骑马射箭,古希腊人就用“斯基泰人”称呼他们。“斯基泰人”就此变得泛化,并一点点和波斯所谓的“萨迦”逐渐勘同。但因游牧民族的迁徙特性以及各部族文化的相似,使得古典作家在记录历史事件时会出现互相矛盾的现象。比如谈到居鲁士征讨中亚某游牧民时,希罗多罗认为居鲁士的敌人是马萨格泰人,斯特拉波认为是萨迦人,昆图斯认为是阿比厄人,克特西亚斯认为是德尔比斯人,贝洛苏斯认为是达赫人。

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后,不管黑海北岸如何发生变化,希腊人与罗马人都坚持用“斯基泰人”来称呼他们。萨尔马提亚人、阿兰人、匈人、保加尔人、阿瓦尔人,乃至罗斯人,都曾被称为“斯基泰人”。“斯基泰”这个概念已经不会被用来特指某一具体族群,而只是基于“游牧民族”这个文化概念以及“北方”这个地理概念来泛泛的使用。

那么,“斯基泰”、“萨迦”,乃至中国史籍中的“塞种”,这三个概念究竟有什么区别?首先明确一点,中国史籍中的塞种,绝对不是希腊人、波斯人眼中的斯基泰、萨迦。我们看《汉书》就不难发现,所谓的塞种,指的是伊犁河、楚河流域的那批游牧民,所谓的塞王,则是指的这一支部族的首领,而塞地,则大体相当于后面的乌孙地。那

么波斯所说的萨迦又是什么呢?大流士的贝希斯敦铭文有提及过萨迦,这里是作为波斯帝国的行省之一,它的具体位置大概是锡尔河以北。而后,大流士的纳克泽罗斯塔姆铭文提到“饮hauma的萨迦族、戴尖帽的萨迦族......海对面的萨迦族”,这里实际上将萨迦人按照其特点粗略的划分成三个部分。海对面的萨迦族这个说法出现的次数不多,很可能是因为波斯人认识到黑海沿岸并不只是斯基泰人,希罗多德《历史》中提到波斯人把所有斯基泰人都称为萨迦人,但是除了萨迦人(斯基泰)外,还有与之相邻的“陶里、阿伽杜尔索伊、涅乌里司......”等等一系列部族,可以看出这里的“海对面的萨迦”实际就是贝希斯敦铭文中的“海对面的人”。另外,希罗多德将饮hauma的萨迦族和带尖帽的萨迦族认作一支,很可能萨迦人同时具有这两种特征,或者这两支长期混居,事实上很难分开。

但在希罗多罗的《历史》中,狭义的斯基泰人指的就是黑海沿岸的游牧部落希罗多德记载了一次很有趣的民族迁徙的浪潮:阿里马斯普人击败了伊赛顿人,伊赛顿向西击败了斯基泰人,斯基泰人向西入侵了辛梅里安人的地方。由此可见,在希罗多德眼中,斯基泰人与伊赛顿人是有差别的。阿里安在《亚历山大远征记》中提到“欧洲斯基泰”与“亚洲斯基泰”,“欧洲斯基泰”指的是希罗多德所提到的被伊赛顿人所驱逐的斯基泰人,“亚洲斯基泰人”可能指的是这两个部族:阿比奥斯斯基泰人、萨迦人和马萨格泰人。阿里安还提及“马萨格泰斯基泰人”这个名词,这与希罗多德在《历史》中的说法不谋而合,他认为马萨格泰人居住在锡尔河对岸,与伊赛顿人相对,马萨格泰人与斯基泰人风俗习惯相似,因而“有一些人说他们是斯基泰的一个民族”。

斯特拉波《地理志》中有提到Caspia海沿岸的斯基泰人大多是达赫人,它们的东边是马萨格泰人和萨迦人,其中最著名的是夺取巴克特里亚的“Asii,Pasiani,Tochari和Sacarauli”。Caspia海即里海,这里提到的四个部族,与本文主题没有太大关联,暂且不分析。斯特拉波还提到“马萨格泰人位于巴克特里亚附近,沿奥克苏斯河而西”,这可能指的是被伊赛顿人击败后的马萨格泰人所分布的位置,差不多在花剌子模地区及其附近一带。

总的来说,中国史籍中的“塞种”最开始指的是伊犁河、楚河流域的游牧部族,从空间上看应该是希腊人所说的伊赛顿,之后塞王南君罽宾(今犍陀罗地区),塞种概念出现泛化,疏勒以西的修循、捐毒等小国以及塞王统治的罽宾国也被认为是塞种。波斯人所谓的萨迦,指的一般是锡尔河以北的游牧部族,他们的特征是崇拜豪麻汁以及戴尖帽,这些萨迦人可能指的是逐走马萨格泰人的伊赛顿人。当然,根据希腊学者的说法,波斯人也会把所有的斯基泰人称为萨迦人。希腊学者一般将斯基泰人与马萨格泰人、伊赛顿人分开,但是很多时候也将这些部族划入斯基泰的范畴中。至于马萨格泰人,他被希腊学者区别于斯基泰和伊赛顿,但是也认为他们和斯基泰人的习俗非常相似。

最后,还应该简要论述希罗多德有关斯基泰人的分类。因为希罗多德曾经亲身前往斯基泰人居住的地方考察,所以他的描写与记述应该是相当可靠的。希罗多德认为,“斯基泰人”只是希腊人称呼他们时所用的称谓,而他们的自称可能是斯科洛托伊人(Skolotai,即斯基泰人传说中塔尔吉塔欧斯的小儿子斯克拉科赛司Skoloxais的名字。用传说中的君主名称作为自己的部族名的做法,在欧亚草原的游牧部族中颇为常见。例如:贵霜帝国的开国君主丘就却及其前任赫拉欧斯也拥有“Gushan”称呼;嚈哒人的名称Hephthalite来源于他们的首领“厌带夷栗陀”。)。斯基泰人被希罗多德分为王家斯基泰、游牧斯基泰、卡里皮达伊人(Callippidae,希腊斯基泰人)、阿拉佐涅斯人(Alazones)、农业斯基泰、商业斯基泰(这类斯基泰人进行农业生产,但是他们生产的作物大多用于商业销售)。王族斯基泰和游牧斯基泰从事游牧生产,其他各部主要从事农业、商业生产。希罗多德说过:“我并未能确切地打听到在斯基提亚的居民有多少人,但是关于他们的人数,我听到的说法都不一样。有一些人说他们的人数是很多的,但是又有些人说,真正可以称之为斯基泰人的只有少数的一些人。”这实际上反映出斯基泰人的自我认同情况:在王家斯基泰人眼里,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斯基泰人,其它的部族都是隶属于他们的奴隶,但是在希腊人眼中(或其他部族眼中),这些族群都是斯基泰人。也就是说,斯基泰热更像是一个政治共同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